
根据《吉林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公示。
十四:第一轮督察指出,吉林省有关部门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管理、煤炭质量管控等方面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履职不严不实问题。整改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推动从源头、体制机制上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但督察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虽然在这些方面开展了工作,但责任压得不实、工作浮于表面,整改推进比较被动。
整改目标:2019年12月底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验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管理、煤炭质量管控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年12月底前,根本扭转整改工作被动局面。
整改时限:2020年12月底前
整改措施:
1.各部门及各乡镇(街)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党政主要领导对本部门、本辖区整改和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具体工作部门负直接责任,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按照《梅河口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文件规定,严格履行职能作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高标准、大力度狠抓整改工作,形成各职能部门分兵把口、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2.2019年7月底前,认真落实省住建厅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市域生活垃圾统一处理,统筹安排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根据垃圾产生量以及村庄人口分布、地形地貌、运输半径等条件,规划建设无害化垃圾转运处理设施。各乡镇按照“减量优先、鼓励分类、城乡统筹、综合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建立符合本辖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村庄和道路清扫保洁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台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村建设。
3.各乡镇依据《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考核办法》对服务企业进行日常监管考核,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服务企业清运情况及乡镇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式检查,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落到实处。
4.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自然资源局和各乡镇(街)按序时要求,强化推进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全流程监管,积极消化存量,严控增量。2019年7月底前,开展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建立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台账。2019年8月底前,根据排查结果制定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试试方案,开展农村非正规垃圾点清理整治工作。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
5.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落实《梅河口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同有关部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持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实行《梅河口市乡村保洁人员管理办法》,初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6个省级贫困村达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6.2019年12月底前,市水库灌区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海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围绕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标志标识设置、水源地保护区违法违规项目治理、水质监测等重点任务,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各乡镇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保护措施、一抓到底”的原则,扎实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到2020年底前,完成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工作,全面完成乡镇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定。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地理界标、警示标志或宣传牌,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标志及隔离设施的管理维护。将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和村民应承担的保护责任纳入村规民约。
7.市水库灌区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小杨乡政府继续推进海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通过实施流域污染治理、水源地生态修复和排污口依法清理,严格控制上游来水污染物汇入和水源地周边污染源影响。严格控制水库上游的小杨乡姜家街村、六官巷村农业种植农药化肥使用量,实行科学种植。加强水库区域内涵养林的保护。到2020年底,梅河口市海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基本完成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8.市水库灌区管理局加强海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管工作,做好水库、坝区周围及水库水面的卫生管理工作,保持库区内无人为营养物质投入。海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保持III类标准。
9.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流通领域商品煤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在每年用煤高峰期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市煤炭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建立煤炭经营企业台账。对煤炭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对达不到煤炭产品质量要求的经营主体,及时立案依法查处。强化煤炭产品流通全过程监管,持续打击违法行为。市应急管理局继续坚持打非治违,严格按照煤矿已关闭矿井要求,加强源头管控,推进洁净煤炭储备体系建设。
10.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调度各责任部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对临近时间节点的、进展缓慢的、按时完成存在风险的,及时印发预警通知;对整改措施未达序时进度的,印发督办函;对情况复杂、牵涉面广、影响大的挂牌督办;对问题严重、威胁整体任务完成的,直接约谈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
11.市监察委员会严格执行“五个一律问责”要求,对整改落实工作心存为难情绪和过关思想,认识上有偏差,态度消极懈怠,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对问题视而不见、高举轻放,整改未达序时进度或效果不明显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有责必问、执纪必严。
整改完成情况:
1.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中。2020年4月底前,市委市政府与各乡镇(街)党委、各责任部门签订《2020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2.2019年4月,制定并上报了《梅河口市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梅河口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山东明基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梅河口市乡镇垃圾清运服务项目协议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环卫企业托管运营的模式,实现全市19个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全覆盖。2019年10月,印发了《梅河口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建立了基础性保障管理、日常性长效管理、宣传舆论教育等机制,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梅河口世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各乡镇联合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调查摸底,完成了对各乡镇的垃圾池数量、日均垃圾量、平均运距的统计工作。
4.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硬件设施建设上,共配备保洁电动车158辆、手推车脚蹬车871辆,保洁工具1121套,保洁服装1349套。按照农村500人口配备1至2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了1104人的乡村两级保洁队伍,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标,做到全天保洁。红梅镇、山城镇、海龙镇等3座垃圾中转站已建成。
5.制定了《梅河口市乡镇垃圾清运标准和规范》,作为检查和考核明基公司的依据。梅河口世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台账,每月统计乡镇垃圾清运量。
6.制定了《梅河口市乡镇垃圾清运作业考核办法》,规范乡镇垃圾清运作业的质量监管,落实环境卫生覆盖、精细化和长效管理机制。各乡镇依据考核办法对服务企业进行日常考核,梅河口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据每天进入垃圾场的垃圾量和乡镇日常考核结果对服务企业垃圾清运费用进行核算、拨付。
7.2018年4月2日,制定了《梅河口市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梅建发﹝2018﹞96号),全面启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2018年6月,全市5处非正规农村生活垃圾堆放点已全部完成清运整治。2019年10月,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和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整治工作进行了现场抽查。11月,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了《关于通报全省农村生态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和生态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整治工作现场抽查情况的函》,梅河口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通过验收。
8.制定了《梅河口市乡村保洁人员管理办法》,各乡镇党委和政府结合实际,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保洁员签订聘用合同(协议)。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了村规民约,并且村委会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增强了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9.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自2017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2017年共创建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3万户,2018年共创建3万户,到2019年年底,全市共创建7万户,全市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创建户数占全市在家农户的100%,实现了创建的全覆盖。
10.梅河口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对全市各乡镇(街)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督导组现场指导属地乡镇政府立即整改。2020年1月至10月,累计下发通报7批次。
11.2017年,全面停止海龙水库旅游项目,关停游船,取缔码头及旅游设施,拆除水源地内饭店。现海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无新增设排污口,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水污染。每月对海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1次,2020年1月至12月海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Ⅲ类水质要求,达标率持续稳定达到100%。
12.2019年3月,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梅河口市海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认为原规划编制时间较早,已不适合当前水源地管理需求。2020年3月,梅河口市委托资质单位编制了《梅河口市海龙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调整)技术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2020年6月28日,已上报省政府。在乡镇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定方面,梅河口市委托资质单位编制了《梅河口市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分技术报告》,2020年12月2日,梅河口市政府已作出批复。
13.梅河口市海龙水库管理中心组建了水源地管护大队,定期对水源地进行巡护,每天由专人对水源地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及时清理一级保护区内的水面漂浮物及周边浪柴等潜在污染物;水源地库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水源地,巡护人员及时劝阻误入保护区周边的人员远离保护区;建设了水源地保护区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水源地保护区的全天候监控;定期组织水源地保护宣传活动,针对水源地毗邻乡镇村屯开展了入户走访宣传;已完成吉林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涵养林树木补植及退化湿地恢复工作,总面积11.473公顷;水源地保护区设立界碑18座,水源地保护、警示、提示及宣传标牌50余处,实现了水源地及水生态不受人为活动影响,基本完成了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14.在化肥减量工作方面,2020年在19个乡镇的耕地上完成2450个土样采集工作,建成了手机信息服务12582平台,农户可通过在自家地块用手机拨打12582平台,获得最新土肥信息及施肥指导,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2020年6月,在水库上游小杨乡姜家街村和六官巷村开展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保护水源”宣传活动。8月开展了“水田绿色防控技术”线上宣传培训活动,在线上服务群中进行技术推广。为防治水田稻瘟病,为11个乡镇发放了生物制剂,并开展了防治稻瘟病飞机航化作业。
15.2020年对全市煤炭经营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登记,召开了煤炭经营类市场主体约谈会,向煤炭经营企业发放《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告知书》,企业签订《煤炭质量保证承诺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抽查3户煤炭经营企业,未发现存在问题或违法行为。对全市煤炭经营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抽检,共抽检16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16.2018年10月16日,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梅煤矿中安露天区完成矿井关闭验收,并开始恢复治理工程。2019年11月20日,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对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梅煤矿中安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进行验收,恢复治理工程通过验收。
17.梅河口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每月进行调度、跟踪推进,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制定了《关于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的通知》,不断完善整改台账资料。2020年3月,对8个尚未完成的整改任务制定了年度整改计划。根据《梅河口市机构改革方案》和人员变动情况,调整了梅河口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9月,对临近整改时限的整改任务下发了预警函,督促责任单位推进整改进度,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取得了实效。
18.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责,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订了《梅河口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梅河口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做到有责必问、执纪必严。贯彻落实“五个一律问责”要求,倒逼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责任落实。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梅河口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并提供联系方式。邮寄的以邮戳为准,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
公示时间:2020年12月21日至12月27日,共7天。
受理单位:梅河口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宋长利
联系电话:0435-4899913
联系地址:梅河口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梅河口市生态环境局713室)
梅河口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