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乐乡 > 履职依据返回外部展示平台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河口市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工作方案的通知

市政府有关办局、直属企事业单位:

《梅河口市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1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梅河口市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工作方案

为深入实施“健康吉林”战略,推进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提升综合救治能力,按照省发改委《关于印发吉林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赋予我们“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的使命和省委、省政府赋予我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持续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市中心医院为载体,引入国内、省内高水平医院开展合作,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减少跨省、跨区域就医,更好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依托健全的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挥梅河口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础设施和人才优势,重点突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打造科、教、研、学为一体的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医疗中心。

(二)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提升的原则。持续加强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二级医疗机构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医联体、对口支援、分级诊疗等方式,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功能,整体提升梅河口市医疗服务水平。

(三)坚持精准合作、增强吸引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与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开展精准合作,重点突出区域优势专科、中心实验室和区域医疗网络平台建设。聘请著名专家坐诊、讲学,带动专业化技术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定向放大省内和国内优质资源,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快速形成区域医疗服务“高地”和吸引患者就诊的“洼地”。

三、工作内容

(一)优势专科建设。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增添新设备,培养骨干技术人才。重点建设肿瘤治疗、普通外科诊疗、心血管诊疗、儿科诊疗、脑血管诊疗、感染性疾病防治等六大专科,提升诊疗服务能力。

(二)中心实验室建设。通过建设分子生物学平台、流式细胞学平台、细胞遗传生物学平台、分子病理实验室平台等四大平台,将中心实验室建设成为区域内大型仪器设备资源配置和共享使用的枢纽、高端共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聚集地、医学实验技术操作和仪器设备管理的培训基地、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的流动站,为区域内的科学研究提供最全面、快捷、可靠的实验技术支撑和设备保障,引领科技创新。

(三)网络平台建设。建设以市中心医院为核心、辐射周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区域医疗协同平台,让区域内各医疗机构通过协同平台实现医护专家共享、仪器设备共享和诊疗信息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互联网+医疗健康”,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就诊模式,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降低社会整体医疗成本,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均等的医疗服务。

四、建设目标

通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使我市建成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外埠患者逐年递升,到2023年门诊外埠患者达到40%,住院外埠患者达到30%。通过5年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打造3—5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区域特色专科,4个诊疗中心。门诊外埠患者达到50%,住院外埠患者达到40%。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危重患者占比等各项指标达到三级甲等综合服务能力标准,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高位推动、统筹协调。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继续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民生工程。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统筹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发改部门负责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谋划,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卫健部门负责做好技术辅导,加快落实各项保障政策,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相关技术准备,合理谋划建设内容,抓好项目管理和服务,积极督导推进项目建设;财政部门负责相关资金保障和使用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其他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落实责任,全力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投入责任,保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落实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等收付费方式。

(二)积极支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市中心医院与北京301医院、吉林大学一院、三院、韩国漆谷庆北大学医院、韩国大邱法替玛医院、德国维尔兹堡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加强合作的基础上,加快实施与吉大二院、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和北京医生集团等高水平医院和机构的合作洽谈,围绕重点病种和优势学科,打造一批具有跨区域服务能力的高水平医疗集团,形成一批带动学科发展的高水准专科联盟,将国内外优秀科研平台转化为市中心医院学科资源,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市财政每年出资1000万元,市中心医院配套1000万元,专项用于引进优质医疗资源。

(三)推进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动市中心医院率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决策机制。科学制定医院章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推动我市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高发展质量;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在投入方向上从注重设施建设向注重内涵发展,推动实现医疗水平现代化、服务整体化、管理信息化、模式集团化。支持市中心医院探索符合自身运行模式的管理措施和分配政策,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原则,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管理模式,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切实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充分赋予市中心医院分配自主权,稳定医务人员预期,注重长期激励。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和薪酬激励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在完成岗位任务前提下,通过多点执业、开办诊所等获得合理薪酬。

(四)科学规划,实现医疗中心高质量持续发展。以市中心医院为核心,加快提升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能力,充分发挥学院对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人才储备、学术研究、科学实验作用,促进医教研产融合发展,培养医疗技术骨干力量。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全面建成覆盖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具有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和远程医学教育等功能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增强远程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