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教育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返回外部展示平台
索  引 号: 11220581013589248E/2020-00322
分  类: 教育概况 ;  报告
发文机关: 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0年03月04日
标      题: 梅河口市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0年03月10日
索  引 号: 11220581013589248E/2020-00322 分  类: 教育概况 ; 报告
发文机关: 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0年03月04日
标      题: 梅河口市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0年03月10日

梅河口市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年度报告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吉教职成〔201927 号)文件要求,现将梅河口市2019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梅河口市现有职业高中两所,分别是梅河口市职教中心和梅河口市朝鲜族高级职业中学。

1.1规模和结构

目前,梅河口市高中阶段学校共有6所。其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8.66万平方米,校舍面积4.33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总数550人,专任教师110人。2019年高中段招生4321人,普通高中招生4018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03人,全市普职比为71

表一:梅河口市2018——2019年高中段招生情况表

 

高中段招生数

普通高中招生数

中职学校招生数

普职比例

2018

3145

2963

341

8:1

2019

4321

4018

303

7:1

变化幅度

+1176

+1055

-38

1:1

1.2设施设备

梅河口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通过争取省级资金、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10个。现有学前、焊接、汽修等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各类功能室20余个,设备总值814.4万元。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设备值为1.37万元,生均工位数0.72/生。学校有百兆主干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系统,生均纸质图书188.3/人,较2018年有所增加。

 

表二:梅河口市2018——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设施设备情况表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生)

生均实习实训工位数(个)

生均纸质图书

2018

1.37

0.72

92

2019

1.37

0.72

188.3

变化幅度

0

0

+96.3

 

1.3教师队伍

全市中职学校教师队伍规模稳定,教师学历结构不断改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有所增加。生师比为51 ,“双师型”教师5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5%,兼职教师9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8.2% 2019年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0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7.2%.,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5%,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52人,占比47%

 

表三:梅河口市2018——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情况表

 

生师比

双师型教师比例

兼职教师比例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2018

7:1

46.3%

8.1%

97.2%

4.5%

44.5%

2019

5:1

45%

8.2%

100%

1.8%

47.3%

变化幅度

2:1

-1.3%

+1%

+2.8%

-2.7%

+2.8%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开齐开足德育课,在校生犯罪率为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序开展技能训练,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生文化课及专业技能合格率达95%以上。

2019年市职教中心组织学生参加了省文明风采大赛并获奖,学生冯万强的作品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中评选为优秀作品。组织100余名学生参加了梅河口市2019年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9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16人获三等奖,组织开展了学生作品展赛,各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制作了精彩纷呈的优秀作品。

 

 

表四:梅河口市2018——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情况表

 

文化课

合格率

专业技

能合格率

体质测评

合格率

毕业率

2018

82.2%

95%

87.6%

100%

2019

82.2%

95%

88.7%

100%

变化幅度

0

0

+1.1%

0

 

2.2就业质量

2019年,梅河口市两所中职学校就业率为97%,对口就业率为78%,初次就业月收入2600元左右,与2018年基本持平。

表五  梅河口市2017——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情况表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初次就业月收入(元)

2018

97%

78%

2600

2019

97%

78%

2600

变化幅度

0

0

0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根据梅河口市建设中等城市的经济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与梅河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汽车维修、生物医药、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家政服务、健康护理、学前教育等领域的专业,打造数控技术和学前教育省级精品专业。市职教中心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于2019年停招了汽车营销专业,拟增设旅游服务专业。现已申请增设专业,并已拟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进行多次针对酒店管理服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培训。在专业培养专门化方向、职业能力和教学内容安排、专业师资等方面进行滚动式调整,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细化为平面设计、电商营销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细化为汽车美容、汽车电器维修、钣金喷漆方向,以适应我市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扩大学校影响力。市朝鲜族高级职业中学现专业设置有韩国语、计算机,其中品牌专业是韩国语专业,通过三年的韩国语专业学习,韩国语测试TOPIK考级达到三级,就可以到与市朝鲜族高级职业中学合作办学的韩国大学留学。计算机专业,参加高考可升入大专院校。

3.2质量保证

一是稳步推进学校的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中高职衔接“3+2”课程建设有组织、有项目、有成果。通过与衔接院校的联系与沟通共同制定了“3+2”中高职衔接项目数控、汽车营销、学前、焊接、计算机、会计、韩国语等7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相关的调整,以适应教育部关于中职实行“2.5+0.5”培养模式的要求。开展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深化了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市朝鲜族高级职业中学与韩国的多所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将学生输送到韩国留学,拓宽了留学就业渠道。

二是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一是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中国联通的百兆光纤接入internet,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二是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实习实训场地及功能室20余个;“前厂后校”实训基地4个。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基本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的需要。

三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算途径,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开展了校企一体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重视对口升学。2019共有中职毕业生210人,其中对口升学考入上级院校39人,中高职衔接转段到对接院校102人,剩余毕业生除自谋职业外由学校安置就业,各专业就业率平均达到98%,对口就业率达到81%,学生就业底薪达到3000元左右。就业率、就业底薪与以往比较略有增加。

五是开展技能大赛。举办全市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比赛共设加工制造类、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三个专业9个比赛项目,参赛人数105人,9人获得竞赛一等奖。通过技能竞赛激励广大学生学习技术、营造重实践重技能的学习氛围,重在培养学生钻研技能,提高工艺水平,成为技术骨干。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市两所中职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为加强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除要求学校安排教师参加省市级及国家级教师培训外,还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挂锻炼。市职教中心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以及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培训侧重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倾斜,用足名额。2019年参加国培8人次,省培21人次,县培78人。同时重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切实发挥骨干教师“一帮一”结对“传帮带”作用,从做人、备课、写教案、上课、实践技能、管理学生等方面进行帮带,每位骨干教师都作了示范课,并指导青年教师作公开课,促进了新岗教师、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无缝对接。市职教中心与本市内顶峰汽修厂、鸿运机械加工厂、各大幼儿园紧密合作,将汽车维修、焊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派往上述企业,开展实习实训。年初学校、企业、政府举行毕业生就业推介招聘会。目前,学校已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0个。与青岛海尔、北京京东方、长春一汽、北京富泰科技公司、长春电线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办学关系,通过校企合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保证了学生就业的稳定。

4.2学生实习情况

我市中职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文件规定,为保证学生实习安全有效,各中职学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开展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详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书(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并选派优秀指导老师统一带领并跟踪指导,通过实习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学生本地实习率达到90%以上。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一是职业学校主动融入职业教育大环境,发挥品牌专业优势,抓住省厅创造的机遇,推进中高职衔接。目前,已有7个专业与省内7所高职院校签订了中高职直通协议。二是与企业深度合作,为企业订单培养人才。为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学校与三个大型民办幼儿园签订协议,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毕业后全部留在幼儿园任教。三是学校通过校际、校企之间的深度沟通与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2019年市职教中心加入了鸭绿江职教旅游服务职教集团。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我市中职学校非常重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丰富多样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职业生涯成长规划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建立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强化就业创业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对口就业率80%,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以上。市朝鲜族高级职业中学从学生步入社会所涉及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实际需求出发,系统的进行韩国语专业教学,帮助学生毕业后能愉快地工作、和谐地生活,成为家长满意、社会欢迎的有用人才。

5.2社会服务

我市中职学校始终坚持围绕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我市职教中心成功地组织了财政局、工会、安监局等开展的各类培训。2019年我市中职学校开展的社会服务达500余人次。

5.3对口支援

认真做好对口扶贫工作。对包保的7户贫困户,每年重要节日上门慰问,发放慰问金,并于农忙时期帮助其播种、收割解决其劳动力问题。入冬后,学校出资为他们搭建了房前屋后的取暖棚。

6.政府履责  

6.1经费

多年来,市政府用于职业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学校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根据学校部门预算,2019年市职教中心预算内拨款324.99万元,并能及时到位,主要用于学校人员经费及日常运转等。2019年预算外收入427.52万元,主要用于学校专项业务及项目支出。市朝鲜族高级职业中学共收财政拨款306545元。

6.2政策措施

梅河口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 “十三五”规划,出台各类文件将职业教育列入政府对相关部门的考核目标;今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把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支持中高职衔接等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引进康美医药集团落户梅城,正在筹备建立康美医学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每年由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市初中校长参加的高中阶段招生会,将职业学校学生入学率作为校长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为满足学校文化课教学需要,市教育局从其他单位调用4人充实到职业学校,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7.特色创新

案例一    

学生作品展赛

为彰显在校学生的职业风采,展示各班级的专业特色,展现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及特长生的教育成果,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市职教中心于20191120-1123日,举办了学生美术、书法及手工制作展赛。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努力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环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展赛以“热爱生活,走进新时代”为主题,描绘身边美好的生活,体现家乡的巨大变化,反映当代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敢于创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参赛对象为全体在校学生,参赛项目主要以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三大类为主。具体包括硬(软)笔书法、电脑画、水彩、水粉、素描、油画、简笔画、剪纸、纸工、黏土、衍纸、黏土丙烯立体画、组合粘贴、机械加工作品制作等十四小项,共有学生122人次计118件作品参展。

本届学生参展作品均来自于学生书写绘画手工制作,作品生动传情,题材丰富广泛,充分展现了学生的风采和专业特色,硬笔书法作品《古诗二首》行云流水,素描作品《素描静物》形象传神,剪纸作品《心弦轻舞》意境深远,手工作品《孔雀》、《抽油机》巧夺天工。经过评委会裁定,9件参赛作品荣获一等奖,15件参赛作品获得二等奖,23件参赛作品喜获三等奖。

学生作品展赛在展示学生风采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学生用线条描绘了美好的未来,用画笔书写了青春的志向,作品表达了广大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共同心愿。

案例二    

学生技能大赛

为进一步促进职业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充分展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开展了梅河口市中职学校专业技能大赛。

本次比赛共设加工制造类、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三个专业大类共9个比赛项目,累计参赛人数105人。通过激烈的角逐,付达、胡宝忠,于明晨(一组)、许邦迪分获加工制造类的焊接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数控加工技术一等奖,张雲雅、姚瑶、杨春野、段晓茹和姚瑶(并列第一)分获文化艺术类的声乐技巧、故事讲述、键盘乐器、舞蹈表演一等奖,黄建勋获信息技术类的一等奖。

本届技能竞赛是在认真总结以往比赛经验的基础上,在提高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以考核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重点,以促进学风、提高专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全体参赛选手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进取、顽强拼搏、比思想、比作风、比技术、充分展现了我们的学生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敢于攻关和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过硬的技术素养。

多角度宣传,积极营造竞赛氛围。一个好的竞赛氛围才是保证竞赛的前提,竞赛区悬挂横幅。各专业对技能竞赛进行赛前报名宣传。教师在每堂课都讲解大赛的重要性,对以后工作的好处。通过这样的大力宣传,使学生感触到一种激烈的竞赛氛围。

命题合理,选手积极参与保证了比赛的质量。本次技能竞赛按照命题特点调整试题结构,增大了题量和难度,以及学生专业技能基本功的锻炼,加强对动手能力的考验。在命题上,项目组的老师通过多次设计、研究、讨论,最终决定比赛题目。各位参赛选手热情高涨,为了参加这次技能竞赛在完成日常学习的同时,挤时间,学理论、练实操,做了充分准备。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严守纪律,规范操作,奋勇拼搏,敢于争先,表现出昂扬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虽然本次比赛增加了题量、难度,加强了动手和综合能力的考核,但选手们的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切磋,起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

通过此次的技能竞赛不但激励广大学生学习技术、营造重实践重技能的学习氛围,还要面向省市技能大赛,重在培养学生钻研技能,提高了工艺水平,成为技术骨干。“基础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职业技能竞赛不但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场从学生到学校、到地区的全方位检验,对于学校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案例三

朝鲜族高级职业中学德育教学创新纪实

德育创新: 学校开展孝道日,每月要求学生帮父母做一次家务为父母捶一次背或洗一次脚,父母不在身边打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同时要求每个班主任老师都要做到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认真组织好帮扶队子,特别是对那些缺少爱的学生,不仅帮助他们树立阶段性学习生活目标,激励他们前进,更要擅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奖励,爆发其潜力。在生活上更加关爱他们,按时给过生日的同学煮鸡蛋,唱生日歌。通过各种活动促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慈爱,兄弟姐妹的真诚,进而消除那种失落、自卑、孤独、寂寞、颓唐的心态,而走上生机盎然的正途。同时,通过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好主题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各种传统节目、文艺演出、板报、广播宣传、演讲、展览、参观、游览等活动形式,丰富德育活动内容,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主阵地,使校园成为德育的乐园。

教学创新: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提高学生韩国语实践能力,组织开展朗诵比赛、韩国语歌唱比赛、韩国语速记比赛、演讲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达到训练的目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并不单单以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韩国语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整体韩国语素质,追求学生平价的完整性。另外,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宽容,鼓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学营造良好的动力机制。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中职学校党建工作以“两学一做”为主要抓手,加强班子建设,强化制度保障,全面推进教职工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认真传达学习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各级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全面部署2019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日活动制度、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着力提升党员的学习能力、知识素质、工作本领。二是切实履行“两个责任”。学校党委根据上级“两个责任”工作的部署,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了分解,制定了领导班子《责任清单》和领导班子成员个人《责任清单》。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三是强化作风建设。我市职业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听取反腐倡廉专题党课。四是充分发挥新时代讲习所的作用。四是发挥新时代传习所作用,加强传习活动。2019年市职教中心学校党委积极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汇报演出、庆祝党的生日演出等活动。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9.1主要问题

一是招生困难。近几年生源减少,再加上社会家长重普轻职的思想较严重,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不乐观。且在校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导致教学效果提高幅度慢。

二是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资源开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开放程度不够。教师接受省市级以上培训的比例较小,尤其是接受高规格、高层次培和出国培训的机会较少,制约了教师对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的掌握。

9.2改进目标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发展观、择业观。加强对技能型人才典型的宣传报道,营造一种尊重技能人才,尊重一线艰苦行业人才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同时完善招生方案,重点研究对新生的评价体系,为招综合素质高的新生打好基础。

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专业备课组集体备课工作,建立区域内企事业单位技能培训联系,不断拓宽教学资源开发的渠道,强化教学资源开发团队的建设。

三是搭建更多的培训平台,在教师培训的人员安排上进一步做到统筹安排,让更多的教师有参加高层次高规格培训的机会,努力打造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队伍。

四是建设梅河口市现代旅游培训基地。市职教中心拟增设旅游服务专业,成立培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拟定旅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方案,确立培训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协调市内各大旅行社、酒店宾馆,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促进校企融合,保证学员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