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统计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返回外部展示平台
索  引 号: 11220000013589053G/2024-01140
分  类: 数据解读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省梅河新区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8月20日
标      题: 《梅河口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20日
索  引 号: 11220000013589053G/2024-01140 分  类: 数据解读 ; 其他
发文机关: 吉林省梅河新区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8月20日
标      题: 《梅河口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20日

《梅河口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摘要:2023年,梅河口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梅河新区建设座谈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集中攻坚推进项目建设、因企施策推动产业发展、精雕细琢建设美丽梅城、多措并举提高民生保证,全市经济稳中向好,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经济;提高;全面发展

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13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一产业增加值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9%,粮食种植面积10.3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2万公顷,粮食总产量72.30万吨,其中玉米产量50.12万吨,水稻产量21.07万吨。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3.31万吨,比上年下降6.6%,生猪出栏19.03万头,比上年增长4.5%,禽蛋产量0.75万吨,比上年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12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4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拉动力显著增强。

财政收入下降。全年完成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9.05亿元,比上年下降23.2%税收收入16.85亿元,比上年增长0.9%。地方级财政收入11.82亿元,比上年下降28.0%,地方级税收收入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一般预算财政支出66.33亿元,比上年下降10.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9亿元,比上年下降12.3%卫生健康支出5.91亿元,比上年下降20.8%节能环保支出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6.6%;教育支出6.37亿元,比上年下降21.8%;住房保障支出4.13亿元,比上年下降5.5%

金融市场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4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4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43.48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住户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8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84.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二、投资实现稳步增长,消费市场释放活跃

2023年全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60.0%,第一产业投资额数量小,增速波动较大;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2.1%,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2.1%;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2%。

旅游业蓬勃发展,消费市场迸发活力。年末全市有旅行社31家,其中,总社13星级以上旅游饭店3家,其中,四星级饭店2家;丙级以上星级民宿2家。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8家。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3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全年旅游总收入约100.0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2.9%。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52亿元,比上年增长8.3%。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完成59.40亿元,比上年增长7.7%;餐饮收入额完成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从销售地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3.16亿元,比上年增长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进出口额下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4.70亿元,比上年下降7.4%其中,出口总额7.85亿元,比上年下降10.8%;进口总额6.85亿元,比上年下降3.2%。

三、教育事业质量提高,文化服务持续优化

2023年末全市有小学32所,小学教育阶段招生3760人,在校生24455人。全市有普通中学32所,初中教育阶段招生4195人,比上年下降5.5%高中教育阶段招生2985人,比上年下降13.8%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254人,比上年下降33.9%。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5人,在校生63人。幼儿园70所,学前教育阶段入园(班)幼儿为2071人,比上年下降28.7%在园(班)幼儿为9476人,比上年下降12.0%。

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奖牌4枚,比上年3枚,其中金牌1枚,比上年3枚。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文化馆2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22.28万册;博物馆1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4.51万人次。年末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5.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5.0%。全年全市公共广播播出时间7300小时,其中播出自制节目时间4380小时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60小时,其中播出自制节目时间748.5小时。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0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6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1.77万人。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7.8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到6.95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40.93万人。全年全市共筹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补助资金12409万元。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达到65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达到4980元,有效保障了全市26416个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15个,其中,医院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乡镇卫生院19个,门诊部32个,村卫生室26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55个。年末全市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07人,注册护士3147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医疗床位3838张。全市19个乡镇卫生院,编制床位368 张,卫生技术人员4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