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梅河口市政府网在线访谈。今天来到在线访谈直播间的是市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局长刘宏志,下面,请刘局长就我市在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有关问题和各位网民朋友交流交流。
主持人:刘局长,请问什么是国家园林城市?
刘宏志:国家园林城市是一个城市通过一个阶段的有序地系统创建活动,实现规划科学合理、建设质量较高、绿量充分、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性、风景名胜资源得到保护、历史文化得到传承、绿地系统稳定、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人居环境舒适、景观优美、城市个性特征显著的城市。
主持人:我市为什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刘宏志: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强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最终达到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绿色成为城市的主色调,让城市的天更蓝、地更净、树更绿、花更艳,让市民的生活环境更健康、更舒适,适应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梅河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哪些重要标准?
刘宏志: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实施;2、建成区绿地率(%)≥31%(国家标准),(梅河口市:32.49%)3、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0%(国家标准),(梅河口市95%,满足市民出行300-500米进公园的需求);4、城市污水处理率≥90%(国家标准),(梅河口市:92.5%)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国家标准),(梅河口市:100%)
主持人:截止目前,我市为创城做了那些工作?
刘宏志:截至2018年底,梅河口市建成区面积27.3平方公里,人口32.55万人,绿地率32.49%,绿化覆盖率36.70%,先后建成海龙湖公园、人民公园、湿地公园、政务中心绿地、植物园、体育公园等36处公园游园绿地,公园绿地总面积36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1.12平方米,一个“城在园中、人在画中、路在景中”的园林城市展露在世人面前。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养护资金逐年增加。
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实现绿化投资逐年增长。2017-2018年梅河口市启动11亿元的绿化建设项目,主要开展海龙湖公园、人民公园、白鹭滩湿地公园、山水公园等建设。2016-2018年梅河口市投入养护资金分别为1470万元、1581.91万元、1814.75万元,2017年养护单价提高,一级养护由10.6元/平方米提高到13.8元/平方米,二级养护由4.96元/平方米提高到5.95元/平方米,切实保障园林养护成果。
二是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园林生态空间
高起点规划,科学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建设的“第一粒扣子”,科学的规划是公园绿地建设的依据。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梅河口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从城市建设实际出发,科学布局大绿色生态格局,实现城在林中、道在绿中、人在景中、宜居幸福、碧水绿城的城市建设目标。
三是突出特色,着力提升城市绿化品位
(1)大型公园建设。
梅河口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大力开展综合性公园建设,在2018年投资建设海龙湖公园、人民公园,形成城区东部片区、城区中心地带最大的公园和生态氧吧。
海龙湖公园是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生态”理念,全面拓展城市优质生活空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需求而启动的一项重要生态工程、水利工程、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6.79亿元,2018年国庆期间开放,公园占地约109万平,建有儿童乐园、海龙湖广场、牵手广场、梅溪湿地、松风广场等:作为梅河口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公园的建成大大拓展梅河口市优质生态空间和休闲娱乐内容,广大市民和周边群众纷纷慕名而来。国庆节期间,共吸引域内外游客十万余人次,成为继辉发河湿地公园、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五奎山、龙泉寺景区之后,梅河口市又一个高品质旅游景点。
人民公园总占地面积20.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公园按总体布局分为四个区域:幸福时光、城市记忆、流金岁月、自然欢歌。四个区域由总长630米,跨越康美大道的梅河曲赞景廊贯穿,是公园一道靓丽风景线。人民公园的建成,为全市人民休闲、娱乐、锻炼身体提供好去处。
(2)水系生态修复
梅河口市规划区范围内有辉发河、梅河、莲河以及海龙湖等自然水体。梅河口市通过对辉发河沿岸进行生态修复,其中建成区范围内的两岸建成湿地公园,围绕海龙湖建设的海龙湖公园是梅河口市“三纵三横”河湖连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生态补水的同时,也为城市东边打造一个风景优美的生态公园,园内的梅溪湿地为人民提供亲水的空间。
(3)打造绿“点”,构建游园覆盖体系。
梅河口按照“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合理布局、人人受益”的要求,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按照“公园绿地服务半径300-500米”的建设标准,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建设,高质量建成海龙湖公园、人民公园、湿地公园、政务中心绿地、植物园、体育公园等36处公园游园绿地,逐步形成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分配均衡的城市公园游园分布系统。
2019年总投资1亿元,开展包括20处新建绿地、4处改造绿地以及48公顷的花海建设,持续打造300-500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目前游园绿地全部完工。经测算,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5%。
四是城市管理,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风貌
梅河口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核心,按照“一年一个变化、三年大变化、五年上层次”的工作目标,全面开展城市建设和管理活动,老城换新颜,别致的建筑群,宽敞的马路,整洁的环境,气派的桥梁,星级水洗公厕,整齐划一的广告牌匾,繁荣的商业街,美丽的辉发河湿地公园,风景如画的长白山植物园,景色迷人的人民公园、海龙湖公园等,让生活在梅河口的人民幸福而惬意。2017年,在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的基础上,以东北地区第1名、全国第22名的成绩,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一年内成功创建两个国家级城市。
2018年,梅河口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街长制的管理方式,努力做到城市管理全覆盖、全天候、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让城市更有序、更便利、更干净。
主持人:我市创园工作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刘宏志:1.大型公园建设。
梅河口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大力开展综合性公园建设,在2018年投资建设海龙湖公园、人民公园,形成城区东部片区、城区中心地带最大的公园和生态氧吧,让梅河口人生活在绿树红花的生态环境中。
海龙湖公园是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生态”理念,全面拓展城市优质生活空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需求而启动的一项重要生态工程、水利工程、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6.79亿元,2018年国庆期间开放,公园占地约109万平,建有儿童乐园、海龙湖广场、牵手广场、梅溪湿地、松风广场等:作为梅河口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公园的建成大大拓展梅河口市优质生态空间和休闲娱乐内容,广大市民和周边群众纷纷慕名而来。国庆节期间,共吸引域内外游客十万余人次,成为继辉发河湿地公园、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五奎山、龙泉寺景区之后,梅河口市又一个高品质旅游景点。
人民公园总占地面积20.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公园按总体布局分为四个区域:幸福时光、城市记忆、流金岁月、自然欢歌。四个区域由总长630米,跨越康美大道的梅河曲赞景廊贯穿,是公园一道靓丽风景线。人民公园的建成,为全市人民休闲、娱乐、锻炼身体提供好去处。
2.小型游园绿地建设
梅河口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围绕300-500米服务半径,新建、改建、扩建19处游园绿地,形成覆盖全城的公园游园覆盖体系。截止到2018年底,梅河口市建成区范围内共有36处公园游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2019年总投资1亿元,开展包括20处新建绿地、4处改造绿地以及48公顷的花海建设,持续打造300-500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目前游园绿地全部完工,实现居民推窗建绿、出门赏景的美好愿望。
前途社区游园位于滨河南街以南白楼小区内,与前途社区毗邻,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是将原有黑臭水体的水塘彻底清理重新修整,注入清水后焕发一新,湖底修筑边石,砌筑浇筑混凝土,重新砌筑广场、铺设园路,新建雨水花园,建设水榭、长廊、六角亭等园林小品,为游人提供遮阴乘凉的游憩场所。在种植理念上,沿湖周边乔木以柳树为主,种植串红、孔雀草、鼠尾草等花卉,点缀榆叶梅、锦带等灌木,既不遮挡视线,又富有高低错落的景色变化。
3.水系生态修复
梅河口市规划区范围内有辉发河、梅河、莲河以及海龙湖等自然水体。梅河口市通过对辉发河沿岸进行生态修复,其中建成区范围内的两岸建成湿地公园,围绕海龙湖建设的海龙湖公园是梅河口市“三纵三横”河湖连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生态补水的同时,也为城市东边打造一个风景优美的生态公园,园内梅溪湿地为人民提供亲水空间。
4.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梅河口市河东新区分布许多大小不一的水塘、河道,水网连通程度低,水体自净能力不强,水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五城联创”活动,决定实施河东新区横、纵向水系河湖连通工程。主要利用和盛干渠引入辉发河水,在30米-100米城市公共绿地空间范围内,规划建设“三纵三横”城市生态水网。采用跌水增氧、人工湿地等水体净化措施,提高对水体污染净化能力;采用生态护岸等生态阻控手段,构建生态缓冲带,阻隔该区域面源污染入河途径和总量。实现新增水域湿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蓄水量20万平方米,连通湖泡18个,河道生态整治长度35公里。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增强河湖连通性,提升水环境质量,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及功能。工程概算总投资4亿元,计划2019年底建成交付使用。
5.绿道建设
梅河口市在编制《梅河口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0》过程中,对规划区内现有公园绿地、公共空间进行全面评估,结合道路布局,编制《梅河口市城市绿道规划2018-2030》。2018年12月21日,通过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2019年3月15日,梅河口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规划中明确 I级绿道范围为梅河口市域行政辖区范围,分为4条线路,主题为历史回顾主题——寻找历史遗迹、田园观光主题——体验乡土气息、休闲运动主题——举办体育活动、体验主题——举办主题活动等。
II级绿道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五个街道行政范围,与中心城区共同建设,中心城区以外区域绿道加宽建设,与乡村的公共活动中心、农家饭店、农家旅馆等相贯通,展现村庄的特色与淳朴的民俗乡风。
III级绿道规划设计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拓展方向,串联城市的各功能组团,且尽量接近使用主体,即结合人流活动密集的重点地区进行布局。
截止目前,梅河口市已建成湿地公园内的滨河绿道、海龙湖公园内的滨湖绿道、人民公园内的文化绿道、体育公园、水郡华庭绿地、城市经典绿地、华阳路绿地内的健身绿道以及紫檀路、阳春街等沿路绿道,总长为16.8公里,绿道建设符合《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绿道沿线都配套公厕、标识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绿道的卫生及配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都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
主持人:我市对于下一步工作有什么计划?
刘宏志:一是公园应再多突出体现梅河口市历史文化元素;二是加大对公园的基础设施、健身设施的管理维护,增加座椅、高大乔木以及树木认知牌等设施,便于群众了解掌握园林绿化的基础知识,同时持续保持整洁方便、环境优美;三是加大宣传,要动员全民参与。要广泛宣传城市绿化法规条例,切实加强舆论监督。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争当创建园林城市的宣传者、参与者、护卫者,自觉抵制破坏花草树木的不良行为,不砍伐树木,不践踏花草,不侵占绿地,不挖草取土,让天更蓝、水更清、林更绿、梅河更美丽。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宏志局长的介绍,也非常感谢网民朋友的关注,本次访谈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