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卫生健康局
当前位置:  卫健局>>政务公开

梅河口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时间:2021-03-29 10:49:00

梅河口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梅卫发〔20211

各医疗卫生单位、机关各科室: 

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已由卫生健康局党组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领导,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梅河口市卫生健康局 

2021329 

   

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卫生健康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重点,深入推进健康梅河口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健康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一是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四集中一精准三确保要求,强化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防输出工作,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二是有序组织好疫苗接种工作。2021630日前,疫苗接种人数要达到全员人口数的40%,年底前要达到80%三是充分做好应对聚集性疫情的准备。严格落实《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处置指南》,坚持做到早、快、准、实发现病例早报告、应急反应要快、科学精准部控、防控措施要实) 

(二)扎实抓好项目建设。认真谋划落实好5个项目:一是投资1亿元实施市第二医院异地新建和新增建发热门诊楼项目,202212月竣工;二是投资1,993万元的中医院发热门诊项目今年年底投入使用;三是投资1.54亿元的传染病医院新建项目于2023年底竣工;四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或政府债券,完成市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项目。五是积极推进基层诊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智医助理),逐步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缺乏高资历医生的短板。 

(三)加强服务体系内涵建设。努力打造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其他公立医院为骨干、社会资本为辅助,集医疗、卫生、康养为一体的大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丰富二级医院等级架构。十四五期间,市中医院要达到三级中医院水平,市妇幼保健服务中心要达到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水平。海龙镇中心卫生院、红梅镇中心卫生院要升级为二级卫生院。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合格率100%。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率达100%。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血液安全保证体系,健全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把采供血质量关,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 

(四)深入推进健康梅河口建设。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和建设健康城市工作。依照国家卫生城市复检标准完成专项整治任务,以最佳状态迎接2021年复检工作,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复检。二要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地见效。巩固国家健康促进示范市成果,制定《健康中国行动施工图》年度工作计划,全面推开15项专项行动。三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助力健康梅河口建设。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将鼠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开展城区重点场所灭蚊蝇、灭蟑活动,最大限度切断病媒传染源,助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四要加强重点疾病防控工作。继续落实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措施,持续推进艾滋病、结核病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地方病、职业病、尘肺病防治工作,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五要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治未病能力提升建设。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谋划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五)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一要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推进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强化疫情信息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及时发出预警,提升疫情防控应急能力。二要加强疾控体系能力建设。推动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 创新医防协同,落实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防控职责,建立医防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推进妇幼保健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三要加强公卫人才队伍建设。将人才队伍建设列入事业发展规划,着力解决公共卫生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发展不均衡、引才留才难等问题 

(六)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要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全面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开展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工作。二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持续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着重优势专科建设、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网络平台建设,将市中心医院快速打造成区域医疗技术服务高地和吸引患者诊疗的洼地。三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与国内一流医院开展合作,设立人才基金,引进一批高层次医疗和管理人才,夯实区域中心建设高端人才基础。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打破编制限制,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原则,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管理模式,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七)全面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和托幼机构保健管理,巩固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守住母婴安全底线。鼓励支持市妇幼保健院成立全市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中心。将落实计划生育服务项目《两项制度》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保障奖励扶助政策扎实有效落实。持续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开展上门医疗卫生服务政策加大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辖区实有在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要达到80%以上。 

(八)强化事业改革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一要科学编制好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二要做好健康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三要扎实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推动监督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继续加大打击非法行医、非法医疗美容等专项检查力度。做好推进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群众推荐评议活动。四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继续做好疫情防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等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聚焦建党100周年,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工作。五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牢,全面落实党组(党委)国家安全责任制。继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形势。继续抓好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工作,严防进京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