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8时30分,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梅河口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会议应到代表251人,出席代表221人,符合法定人数。
梅河新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朱欢,梅河新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宋钦炜以及在梅的梅河新区、梅河口市领导出席开幕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禄主持会议。
宋钦炜代表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大会审议。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顾;二、2025年工作安排;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宋钦炜说,一年来,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经济方面,我们主动适应新形势,稳住发展基本盘。2024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7.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预计达到37823元和22831元,增长4.5%和6.8%。全年新增“四上”企业23户,总数达326户。房地产投资增长34.5%,增速全省第一。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31.7%,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8.4%,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增长43.5%。
我们集中力量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全年谋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中,社会投资占比68%,创历年新高。泸州老窖白酒生产基地、力众新电商大厦等项目即将完工,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项目进展顺利。同时,我们集聚资本持续储备发展动能,全年累计与国内优质企业洽谈400余次,落地转化项目4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实现到位资金38.84亿元。深入推进吉浙合作,建成“宁波之家”,启动建设甬梅合作区。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医药健康产业蓄力升级,全年列支科创专项900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3000万元。食品加工产业优势凸显,“梅河大米”品牌入围世界稻米地理标志100强品牌榜。商贸物流产业健康发展,传化物流入驻企业39户,实现一站式高效配送。全域旅游产品亮点纷呈,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460万人次,增长6.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5亿元,增长6.4%,被评为全省首批5A级景区城。专精特新产业破土萌发,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稳步提升。
在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上,我们坚持综合施策,因地制宜。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5.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4.7亿斤。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业龙头企业强势加盟,畜禽存出栏总量达到900万头(只),增长2.6%。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46个“千村美丽”、6个“百村示范”和27个美丽乡村建设。
在城市服务功能完善上,我们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改造老旧供热管网28公里,更新燃气管道63公里。公交综合场站二期全面运营,新增5条公交线路。城市应急能力大幅提升,全面打赢50年一遇的防汛抗洪抢险攻坚战。城市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优良空气天数达到94%,地表水水质管控良好。
在民生保障上,医疗整体水平持续优化,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97%。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新建、维修改造多所学校。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举办多场省级以上赛事。社会综合保障有力有效,发放创业贷款5.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在全省率先开展“政府+公益性社会组织”协同配合社会救助。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我们厚植营商环境沃土,荣获“2024中国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县(市、区)”称号。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超额完成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任务。
我们坚持依法行政,严于律己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廉政建设持续巩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保障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成绩。
宋钦炜说,成绩来之不易,历尽艰辛,形势依然严峻,仍需承压奋进。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交卷之年,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梅河新区转型蜕变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坚持“五个必须统筹”,牢固树立“发展必须是,只能是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要大力弘扬“七种梅河口精神”,困难面前不低头,压力面前不退缩,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以躬身入局的自觉促进发展;要知难而进、奋起直追,以赶超跨越的斗志,真正担负起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重任,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梅河实践新篇章!
2025年政府工作总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部署,按照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
2025年,将重点开展九个方面工作:
一是树牢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全力强化造血功能上赢得新突破。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动力,抓招商就是抓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全面盘活闲置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在全力增强工业实力上取得新成效。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的发展理念,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做强、食品加工产业做优、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做大,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聚力提振消费信心,在全力激发市场活力上实现新提升。助力商贸产业提档升级、物流产业扩容增效、旅游产品更新互补,落实好降低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
四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在全力抢占新产业赛道上打造新动能。
五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上呈现新气象。聚焦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以粮食增产筑牢农业根基,以龙头带动城乡产业融合,以示范引领共建和美乡村,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六是聚焦完善治理体系,在全力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上展现新面貌。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常态化完善城市运维能力,精细化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长效化提高生态治理水平,擦亮城市建设管理“金字招牌”,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竞争力、吸引力。
七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力增强发展创新力上迈上新台阶。紧扣市委九届七次全会部署,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创业吸引力。深化国企领域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提高风险防控力,进一步释放新区发展动能。
八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全力开创社会事业新局面上展现新作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心全意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精益求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百花齐放推进文体事业发展,让全市人民过上好日子。
九是增进民生福祉,在全力提高民生保障能力上体现新担当。持续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宋钦炜说,知弱而图强,知不足而奋进。我们要全面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做强化政治铸魂,做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的明白人;做强化依法行政,做履职尽责、践诺守信的执行者;做强化效能建设,做身体力行、狠抓落实的实干家;做强化正风肃纪,做廉洁为民、干净干事的行动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宋钦炜最后说: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以愚公移山的干劲、水滴石穿的韧劲、披荆斩棘的拼劲,抢抓机遇、扬长补短、主动变革、苦干实干,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新答卷!
会议还审议了《梅河口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梅河口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列席今天开幕会的还有我市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民盟、民建及群众团体的负责人;省、通化市驻梅各单位的负责人,以及出席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和政协邀请人士。
(责任编辑:李尚泽 尹 航)
初 审:姜 楠 高兴玥 复 审:魏 刚 终 审:邢昌玉 王 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