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我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政府副市长、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瞿鹏就近期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向全社会进行发布。
我市自3月6日发现首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以来,截至3月12日中午12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6例,均从正在隔离管控的域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中发现,传播链条清晰,不涉及社区传播。经基因测序,本次我市疫情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结合基因组测序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分析,初步判断此次疫情是从域外输入并在我市传播。目前,6名感染者都在市定点医院治疗,状况均良好。
发生疫情后,我市立即行动、科学应对,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实行扁平化管理、一体化指挥,迅速开展相关工作,科学精准、从快从细抓好流调溯源、封控消杀、核酸检测、隔离管控、转运救治、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疫情处置。针对此次疫情,我市重点开展5项工作。
一是精准流调、扩圈排查。通过疾控流调、属地排查、公安大数据和吉祥码等技术手段,迅速确定域外确诊病例的行程轨迹,扩大流调排查范围至一般接触者。对排查出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和一般接触者,第一时间落实隔离管控、核酸检测、中药干预等措施,确保实现应管尽管。截至3月12日12时,全市共排查出密接、次密接人员共1152人,均已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二是加大核酸检测力度和频次。不断扩大“应检尽检”范围,在原有出租车司机、宾馆服务员、医疗废弃物处理人员以及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基础上,我市将教师纳入“应检必检”范围,并加密核酸检测频次。3月8日,我市启动了对全市4.5万余名师生的核酸检测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实施“愿检尽检”行动,3月12日即今日,我市发动1700名志愿者和850名医务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愿检尽检”核酸检测行动,计划利用2天时间,开展一次滚动式、分批次的免费核酸检测。截至3月12日下午14时,全市已完成15.7万人的核酸采样工作。目前采样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乡镇采样将于3月13日上午9时启动,预计当天下午7时结束。
三是全力支援配合吉林市疫情防控工作。目前,我市共接收吉林市269名患者转运至我市定点医院治疗,并保障253名外地治疗队伍的工作和生活。我市成立由常务副市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牵头的工作专班,全力做好生活保障、医疗资源保障和安全保障工作。我市还从本地医疗机构中选派113名医护及工作人员配合工作;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我市还在定点医院派驻30名安保力量,确保全流程闭环管理,坚决做到防外溢、防院感。
四是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在10个入梅交通路口设立核酸检测证明查验点,所有入梅车辆及人员均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阴性证明,严密排查域外进入我市人员以往行程轨迹,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截至3月12日中午12时,共排查车辆6039台、8923人。同时,于3月10日在全市公共场所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消杀,并在宾馆、商超、市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开展常态化、专业化消杀。3月11日调拨10万份酒精向城区居民免费发放。
五是坚持动态全面排查、闭环隔离管控。依托社区、村屯、党群服务站常态化排查网格,精准核查每户居民行程信息,提前掌握外地返梅人员情况。目前,我市现有在管的境外返梅人员80人、国内重点地区返梅人员2707人,其中,集中隔离733人,居家隔离1624人,健康监测430人。所有人员均落实“五包一”由属地、医疗机构、公安干警和包保单位等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实现闭环管理,确保人员不失控、不失管。
下一步,我市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准确把握疫情形势,按照省委省政府“一精准三确保”防控要求,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请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减少聚集性活动,继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不适症状,请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前往发热门诊就诊,与市委、市政府一道共同努力,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