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永林莅临我市调研检查应急救援相关工作。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彭永林此次来梅重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执法检查,同时开展《吉林省应急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和全省防震减灾工作情况调研。在海龙湖公园和人民公园,彭永林仔细查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设置情况,赞扬我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理念先进,场所宽敞开放,宜于紧急疏散和快速聚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疾控中心,彭永林查看了病毒实验室、流行病学调查组办公室和物资储备库。彭永林对疾控中心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梅河口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成绩显著,疾控部门要做好经验总结积累,为进一步开展好今后的防控工作奠定基础。在消防救援大队,彭永林参观了应急救援及消防灭火设施设备和车辆展示,听取相关情况介绍,了解了主要设备性能及使用情况。在市应急指挥中心,彭永林详细了解了防汛形势、各水利设施蓄水状况以及防汛和应急救援准备情况,调取了部分水库实时水文数据。在曙光镇,彭永林检查了市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详细了解了抢险救援物资准备情况。 调研中,彭永林对我市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和物资储备等方面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7月31日上午,省财政厅农业处领导莅临我市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调研考察。 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军陪同考察。 在李炉乡永平村召开的座谈会上,王军介绍了我市崛起的典型经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考察组还听取了李炉乡永平村的基本情况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并与村干部、老党员座谈,听取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考察组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表示高度赞同,针对永平村的实际问题,考察组表示会积极收集社情民意,切实助推永平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王军指出,在处理涉及村民生活问题时要实事求是,了解群众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生产情况,掌握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来帮助村民解决一些他们的实际困难,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有序发展。 座谈会前,考察组还来到城市规划展览馆,了解我市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7月30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张成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宁洪友深入115旅、市人武部,走访慰问部队官兵,为他们送去慰问物资,并送上八一建军节的祝福。 走访慰问期间,张成太与市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张金生等部队官兵亲切交谈,了解部队建设和发展情况。张成太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驻梅各部队广大官兵在国防事业和我市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张成太指出,我市已连续五年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地方和部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广大官兵能与全市人民一起,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要求,继续发扬优良的双拥传统,在抓好部队建设的同时,积极融入城市建设,推动军队与地方的融合发展。今后,我市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会一如既往与驻梅部队官兵保持鱼水深情,全力支持部队国防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并在部队官兵家属、子女就业就学等方面提供最大支持和帮助,真正让梅河口成为广大驻梅部队官兵心中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 张金生等部队领导感谢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驻梅各部队官兵的深切关爱和大力帮助,表示要继续发扬军民鱼水深情,加强与我市市委、市政府沟通联系,积极投身我市各项事业建设,为第二故乡梅河口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山城镇党委书记关学义陪同。
7月23日下午,全市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会议召开。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委编办及各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根据党中央的安排部署,今年九月底前要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任务,我市涉及改革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共有15个。市委、市政府《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方案》已经由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会议要求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进一步抓好落实。 刘刚强调,这次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将区分不同单位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改革方式。各相关单位要提高思想站位,充分认识抓好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意义,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刘刚要求,改革中要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工作对接。要强化党建工作责任,注意保持党的工作连续性,确保将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始终。要注意将政策宣传到位,确保改革顺利开展。
7月21日下午,梅河口市文旅产业资源挖掘研讨交流会在市政府常务会议室召开。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晓梅,副市长于艳玲出席会议。吉林省管理学会会长刘贵富、吉林省吉韵文创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翰文等文化产业专家组成员应邀参会与我市有关部门、团体、企业负责人员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于艳玲主持。 会上,市文联、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市史志办等单位分别从我市文化事业发展、历史文化探索、党史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情况,新联会汇报了参与文艺作品创作的情况。 于艳玲指出,我市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上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短板,此次省专家组的到来,正是雪中送炭,对于促进我市未来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专家组能够针对梅河口实际,多提宝贵意见,给予更多指导帮助,让我们的文旅产业资源挖掘取得实质性进展。 刘贵富代表专家组讲话,他表示,一个地方能够吸引人的主要文化因素有五个方面,即自然文化,是本源地脉;工业文化,是经济动脉;历史文化,是文根魂脉;创意传媒,是灵思智脉;生活娱乐,是民生人脉。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也要围绕这五个方面来进行。梅河口市不仅有悠久历史文化,也有深厚的工业文化,建议梅河口在挖掘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在挖掘工业文化上下工夫,把其中的故事资源挖掘出来,形成文学作品,最后形成文艺作品,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推介,以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
7月20日、21日,市委副书记张成太带队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人员到部分乡镇街检查指导防汛备汛工作。 张成太先后深入到进化镇、李炉乡、杏岭镇、曙光镇、黑山头镇、和平街道、福民街道等8个乡镇街检查指导防汛备汛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详细听取各乡镇街领导关于防汛准备工作的汇报,了解乡镇街内堤防有无险工险段、塘坝有无超标蓄水、有无地质灾害等情况;并抽查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抢险队伍等是否落实到位,还到河段堤防道口查看砂石料储备情况以及查看水库蓄水、坝体安全、应急调度等相关情况。张成太指出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清醒认识当前的防汛形势,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灾这根弦。要密切注意汛情,对重点部位、险工弱段要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巡堤,防止管涌现象发生。要实时关注气象、水文变化等情况,及时掌握雨势汛情,加强对堤坝、险段,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上报。要抓好抢险物资、队伍的落实,确保满足数量上、时效上的要求,确保在险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应急处置到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20日上午,我市组织收看全省防汛救灾工作视频调度会议。 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军参加收看。 会议指出,防汛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立足最不利的情况,着眼最恶劣的天气,防范最极端的事件,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以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斗志、务实的举措全面做好防汛工作。 会议强调,防汛准备工作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要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按照早研判、早预警、早准备、早处置的原则。要加强应急演练,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原则,强化躲和避的意识和措施。要加强物资装备的储备调配。防汛工作宁可重复不可漏项,要重点防范超限洪水、水库、溃坝、山洪灾害、城市内涝等风险隐患。各级各部门要压实责任、落实任务、形成齐心协力通力协作的防汛救灾格局,各级防汛组成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和工作特点加强统筹协调,真正形成完整防汛指挥体系、工作体系和主导体系。 会上,相关地区和部门就防汛准备情况进行汇报。
7月17日下午,我市组织收看全省“吉祥码”扫码管理工作培训视频会议。 副市长兼财政局局长孙士岩参加收看,并对扫码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就基层扫码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全省“吉祥码”扫码管理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 孙士岩要求,各乡镇(街)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吉祥码”扫码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医院、酒吧、网吧以及即将开放的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务必做到人人扫码。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真正担起责任,认真贯彻落实。要切实将“吉祥码”扫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做好辖区范围内各行各业的重点排查,努力阻断疫情传播风险,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7月16日,梅河口高新技术医药研发孵化器项目主体封顶仪式举行。 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军,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君出席仪式。周君主持仪式。 仪式结束后,王军一行对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踏查。王军希望项目落地后可以改变我市医药产业格局,推动我市医药产业由生产销售型向研发驱动型转型,为梅河口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投资5亿元的北京天衡医药研究院、鲁南制药集团医药研发和生产项目,由北京天衡医药研究院投资建设,一期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中药提取车间、生产车间、能源中心、污水处理站、危险品库、锅炉房、员工宿舍食堂等。项目建成后,北京天衡医药研究院将与鲁南制药集团合作,主要生产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品种芹槐胶囊,该产品将填补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空白。天衡医药研究院计划5年内在梅河口申报13个创新药及改良药和15个高端制剂仿制药,力争5至10年打造百亿级研发驱动型明星药企上市公司。
7月14日上午,2020年梅河口市“友善杯”市直机关职工篮球赛开赛。 梅河口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李序,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马志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刘刚,副市长于艳玲出席活动。马志有宣布比赛开幕、于艳玲主持开幕式。 刘刚在致辞中指出,多年来,梅河篮协一直致力于全市篮球事业的发展,积极选拔和培养本市篮球人才,2017至2019年连续三年取得全省“体彩杯”篮球赛三甲成绩,2018年参与承办“康美杯”梅河口国际男篮锦标赛,为开创梅河国际篮球赛事品牌贡献力量。目前,梅河篮协现已组建俱乐部16个,入会会员超300名,在训学员达400多名,持续为梅河篮球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输送人才。本次赛事既是对全体运动员、教练员竞技水平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梅河广大干部职工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一次检阅。希望大家在比赛中发扬风格、赛出水平。进一步推动梅河篮球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梅河区域文体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比赛现场,突破、上篮、协防、夹击……双方队员你拼我抢,展开一次次的攻防对抗,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本次赛事由市直机关党工委、市非公党工委、市总工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以及梅河口市篮球协会、梅河口市汇康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近年来举办的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一场盛大篮球赛事,比赛为期四天,采取循环赛、交叉晋级赛方式,全市共有33支代表队、4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