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街道八十八栋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社区服务发展之路。秉持着“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的创新理念,将志愿服务的力量精准注入基层治理的脉络之中。
2024年12月29日上午,和平街道八十八栋社区党委成员与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联合志愿服务团队——梅河口市義心公益协会,共同开展了入户探访活动,本次活动共计探访特殊群体5人。
首站来到了李大爷家,李大爷是一位特困供养人员,他肢体残疾、体弱多病。他的儿子患有精神二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常年由李大爷照顾。社工们率先行动,运用专业知识对李大爷的居住环境等进行了细致的安全评估。社工在交流中敏锐察觉李大爷近期因身体不适,又长年照顾儿子,情绪较为低落。便运用专业的心理疏导技巧,耐心地开导他,为他讲解一些日常健康护理知识。同时志愿者们也将准备好的物资、大米、面粉、大豆油、八宝粥、方便面、挂面等生活必需品搬进屋内,贴心地为李大爷介绍了每种食品的食用方法和保质期,确保他能安全、便捷地使用这些物资。李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说道:“谢谢你们一直想着我、照顾我,你们是我生活中的一道光!”
接着,大家来到了王先生家,王先生是一位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人员,靠低保维持生活。社工们对他提供需求评估、心理支持、康复指导、生活协助规划等服务,鼓励他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志愿者们则各自分工,共同将慰问物资抬到楼上。手脚麻利地打扫房间、整理物品,让家里焕然一新。交流中,了解到王先生的母亲刘女士对女性健康医疗保健知识有疑问,社工们凭借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她提供了一些适合她参加的健康医疗讲座信息,并详细讲解了参加健康讲座的渠道和方式。刘女士感激地说:“你们给我们家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随后,队伍又陆续探访了其他3户特殊群体家庭。社区专业社工们针对低保户、残疾人、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精准且专业的服务。对于低保户,社工们深入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和致贫原因,通过资源链接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和社会救助,同时提供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逐步实现经济上的改善和心理上的自立;面对残疾人,社工们根据其残疾类型和程度,为他们提供康复训练服务,鼓励他们融入社会生活,提升自我价值感;对于特困供养人员,社工们不仅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保障,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还给予精神慰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在孤独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志愿者们则在一旁协助,帮忙搬运物资、陪居民聊天解闷,大家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未来,和平街道八十八栋社区将继续深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融合模式,让爱心的火种在社区持续蔓延,照亮更多特殊群体的生活,为构建和谐、温暖的社区家园不懈努力。我们相信,在党建引领下,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社区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刘莹)
初审:宫梓伟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