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government
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首页新区政务基础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梅河口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1-16 11:04:00 来源:
字号: 打印 微信 微博

——2015年1月15日在梅河口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市长 于翠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面对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扩权强县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脚踏实地、从容应对,较好地完成了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在中等城市建设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8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8亿元,增长12.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6.9亿元,增长23.6%,均列全省县市第一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50元,分别增长11%和10%。在2013年全省县域考评中,我市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首次跃居全省第1位。

2、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1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增长19.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4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投资23亿元的通梅高速公路梅河口段进展顺利,已完成工程量的70%;投资12亿元的凯购城一期主体封顶;投资12亿元的维港城商业中心一期完成内部装修和招商,即将开业。新开工建设了投资2.3亿元的民生仓储监管物流加工园区、投资2亿元的跃兴铝锆新材料、投资1.6亿元的吉林冠界生物兽药GMP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开发区建设再上新台阶,被列入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

3、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达到9:49: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40户,比上年增加10户,实现总产值532亿元、增长18%,销售收入514亿元、增长15%,利润31亿元、增长12%,税金30亿元、增长10%;工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县市第一位。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5亿元、增加值173亿元,分别增长14.7%和10%;民营企业户数发展到2091户,比上年增加221户。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户。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35项,完成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20%。企业上市融资工作取得新进展,金宝药业与域外企业重组后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大米、果仁等产品入驻阿里巴巴淘宝特色吉林馆。

4、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坚持新区开发与老城改造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投资1.2亿元继续实施老城区改造,重点完成了福民大桥重建及银河大街续建工程,新建天河大街、民安路,改造巷路5条、2700延长米;老旧小区“暖房子”改造17万平方米;铺装大理石步道方砖3.8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供水管网38公里、改造二次供水泵房15座,受益居民1.6万户。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00万元,完成景阳路、辉发路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工程;投资5460万元,完成长白山植物园续建工程,实施辉发河景观带改造提升和 “玉光阁”及周边环境重建工程。投资3300万元实施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9平方米,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评审。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功能,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10台,新建改建公交站亭(点)25个,优化调整公交运营线路22条。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新开工建设丽湖生态城等高标准住宅小区19个,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其中建设廉租房5000平方米、改造棚户区42万平方米,4750户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大力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城区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文明风气显著提升。

5、农业农村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1.3亿元,增长6%;乡镇本级财政收入完成2.1亿元,增长25%。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水稻绿优米标准化栽培面积达到55万亩,优质玉米79万亩,经济作物12万亩;新增畜禽规模饲养户260户,新建和改扩建牧业小区4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78个,总数达到960个;新增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面积9万亩,总数达到37万亩,集约化率达到24.7%。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4亿元的辉发河重点段治理、投资3412万元的大沙河水毁修复和一统河综合治理、投资1221万元的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13项水利工程顺利实施,投资6222万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7.8万亩。全面加强新农村建设,标兵村总数达到33个,先进村179个,达标村91个。累计投资2.7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新建文化广场12个、卫生厕所369座、围墙围栏5.4万延长米,安装路灯761盏,铺筑水泥路56.9公里,庭院硬化7.4万平方米,清理边沟65万延长米,新建垃圾场点(箱)687个,新购置垃圾转运车187台;栽植各类乔灌木464万株、花卉1635万株,绿化公路928公里。清理林地还林10.2万亩、补植3.1万亩、森林抚育面积1.5万亩。

6、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深入实施“改革年”活动,扎实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基本完成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权限对接工作,明确省直管体系的管理部门88个,承接地级市管理权限448项,实现了政策直接享有、规划直接上报、项目直接申报,省直管县体制优势逐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重点改革事项22项,其中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列入全国试点,扩权强镇、城市管理、安全监管等8项改革事项列入省级试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土地实测156万亩,在全省率先进入初始登记环节。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政府工作部门由31个精简到24个。

7、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年初市政府确定为群众办好的8件民生实事全部得到有效落实。切实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调整开发公益岗位138个。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参保达到13.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应保尽保,报销补偿金额2.24亿元,增长1.4%。进一步提高城乡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86元和每人每年2780元,累计发放低保金8092万元;加大低保清理整治力度,共清退城乡低保户1652户、2184人;城乡医疗救助1450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512万元;加大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共救助3484人次,全口径救助资金1644万元。提高养老机构建设与运营补贴标准,新增养老床位720张;投资1380万元的全省首家失能半失能养老中心交付使用,投资2000万元完成13家农村福利中心改扩建,新建儿童福利院和130个农村养老服务大院。着力改善就医、就学环境,投资5860万元完成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综合楼扩建和4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投资4360万元,完成了曙光学校、杏岭学校等8所学校综合楼、食宿楼建设,新建外国语学校和第三实验小学标准化运动场;维修改造30所中小学校舍;开展低保家庭学生救助活动,全年救助1203人;实行“阳光分班、阳光排座、一体化教学”,努力打造公平教育环境。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承办、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16次,文艺演出、广场演出及送戏下乡101场,全省第七届社区体育健身大会在我市成功召开。全面落实各项优生优育、奖励扶助政策和人口管控措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8‰。推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首创远程军供伴随保障新模式在沈阳军区推广。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微博运行管理成效显著,影响力、活跃度位居全省县市第一位。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大气污染整治及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健全市、乡、村三级信访维稳网络,常态化市级领导接访和领导包案化解工作,65件信访积案得到彻底化解。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被评为全省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市。统计、审计、科技、监察、人防、档案、广播电视、民族宗教、残联、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参政议政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心血,凝聚了全市人民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梅河口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缺乏带动能力强、财税收入贡献大的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二是产业层次偏低、结构不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调结构促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需要不断增强;四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质量不高,成效不大,引进和建设的大项目少;五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力度不大,一些重点领域改革推进缓慢;六是少数部门和个别干部作风不实,效能不高,落实不力,服务不优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全面崛起的关键一年,抓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在改革创新中开拓进取,在加快转型中奋力赶超,在干事创业中激发动力,在更高的起点上打造一个全新的梅河口!

201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及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扩权强县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建设中等城市目标,坚定不移上项目、兴产业、抓改革、惠民生,坚持依法治市,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努力让全市人民早日过上中等城市生活。

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增长8%;全口径财政收入39.9亿元,增长5%;地方级财政收入27.8亿元,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0元,分别增长9%。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牢固树立项目建设是“强市之基、发展之本”的理念,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确保建成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筛选储备一批,实现滚动式发展。全年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0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同比增长10%。一是抓好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包保责任制,坚持月调度月通报、季度召开现场观摩会制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投资9亿元的吉林津升制药冻干粉针生产线、投资8亿元的吉林金宝药业生物医药工业园、投资3亿元的四环制药胰岛素生产线、投资3亿元的吉林津冯制药心脑血管OTC药物生产线、投资1.5亿元的吉林长舜制药大输液生产线、投资1.5亿元的依华渔具扩建及投资1.45亿元的冠林土特产品坚果加工和休闲食品生产线等大项目。同时,积极推进通梅高速公路,四平至松江河、章党至梅河口段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抓好项目谋划和资金争取工作。围绕我市产业、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精心策划、包装、储备一批支撑作用强、纳税贡献大、综合效益好的大项目。扎实做好储备项目前期可研论证和项目建议书编制,提高项目成熟度,增强项目招商吸引力。抓住省委、省政府深化扩权强县改革的政策机遇,全面加强与省直部门的沟通衔接,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取向、产业导向和投资方向,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政策及资金支持。全年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性专项资金比上年增长10%以上。三是抓好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利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推进工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中科院、中关村的合作平台,积极发挥院士工作站的作用,推进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园区提档升级;启动韩国工业园建设,力争有2户以上韩国企业落户园区。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走出去”,利用好现有商会、客商资源,紧盯国内外500 强企业,锁定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开展点对点招商和小分队招商,提高招商项目的对接率和成功率;坚持“请进来”,广泛邀请知名商会、央企、大型民企和上市公司来梅考察洽谈,大力宣传推介梅河口,争取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落户我市。

(二)坚定不移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围绕发展壮大“三强两优一大”产业,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既抓招商引资上项目,又抓现有企业扩能改造,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总量。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5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601亿元、增长13%,销售收入581亿元、增长13%,税金31.5亿元、增长5%,利润33亿元、增长7%。一是推进现有企业扩能改造。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现有企业提升计划,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省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产能。今年所有规模以上企业都要落实扩能改造项目,所有医药企业全部完成新版GMP认证。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帮助企业做好产品创新研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年实施技改项目130项,完成投资126亿元。二是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政策环境、改善政务环境、营造舆论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实现新发展、新提升。今年,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9亿元,增长15%;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1%。民营企业户数发展到2300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9万户,从业人员达到21.8万人。三是推进企业融资上市。继续开展“政银企合作”,完善常态对接体系,全年为企业解决融资贷款50亿元以上。建立企业融资互保池试点,扩大企业融资能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重点完成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扩大股权融资比例,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抓住当前资本市场活跃的有利时机,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今年力争有1-2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四是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家到发达地区、知名企业、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邀请专家学者、大型企业高管来梅开展专题讲座,引导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全年企业负责人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

(三)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生态城、园林城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努力打造宜居宜业中等城市。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区开发建设,投资9000万元实施河东大街、华阳路等11条街路建设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启动投资2.5亿元的全民健身广场建设。继续改造提升老城区,投资1.5亿元,实施铁北区域100万平方米“暖房子”改造工程,同步完成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实施城市景观和绿化建设工程,投资2170万元,完成辉发河三公里桥至梅河大桥南岸景观带及“玉光阁”周边环境建设,改造提升辉发河南岸五孔桥至辉发桥段景观带;投资3400万元,完成主要街路及重要广场景观绿地改造提升,新建城市景观雕塑3座,五色草立体花坛总量达到35个。投资3600万元,实施城市二次供水改造,解决1.1万户老旧小区居民用水不便问题;积极谋划和推进城市备用水源和第二输水管线建设。投资800万元,实施城区公厕改造,新建改造高标准水洗公厕20座,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二是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紧紧抓住国家、省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力争利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作。今年投资10亿元,拆迁改造棚户区10个、面积30万平方米,彻底改善3980户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其中建设廉租房100套、5000平方米。三是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围绕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突出抓好燃煤锅炉整治、机动车尾气治理、禁止秸秆焚烧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改善空气质量;进一步加大辉发河流域水污染专项治理和水源地保护工作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严格环境审批管理,破坏资源和生态的项目坚决不批,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四是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围绕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入开展智慧社区、安全社区创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突出细节管理,按照国家级卫生城标准,制定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办法。进一步抓好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增加清扫频次,加大巡查力度。严格市容市貌管理,对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和临街商铺门前乱堆乱放、乱贴乱画进行彻底整治。进一步加强交通秩序管理,严格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秩序,设立人行信号灯,引导行人走斑马线。加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规范出租车运营秩序,切实提升服务质量。严格城市规划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加强房地产开发监管,适度控制开发面积,防止出现风险。

(四)坚定不移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始终将增强乡镇财政实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作为主线,将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深化农村改革作为重点,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4.4亿元,增长6%;乡镇本级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增长6%;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亿斤阶段性水平。一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设立500万元特色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用于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重点抓好棚膜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牧业养殖等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年新增棚膜蔬菜3500亩、林下经济作物2万亩;畜禽总量发展到2600万头(只),新增牧业小区30个。进一步加大农民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个,总数达到1200个以上。切实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二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投资2.4亿元,重点开展辉发河综合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一统河灌区节水改造、磨盘湖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农村安全饮水等11项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行生物防洪措施,提升“三河”流域防洪能力;继续抓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今年完成7.8万亩整治任务。三是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扩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覆盖面,着力解决偏远山村脏乱差问题,提升农村整体环境面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完成32个村建设任务。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村环境管护水平。切实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今年清理林地还林5万亩,补植3万亩,绿化美化省级高标准村屯10个,村屯绿化率达到40%。四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继续抓好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工作,通过直接放权、委托执法等方式,赋予山城镇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支持海龙镇、红梅镇、牛心顶镇等中心城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建设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增强对农民的吸纳力和聚集力,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成为乡镇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五)坚定不移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依托我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培育壮大商贸物流产业规模,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实现150亿元,增长12%。一是抓好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凯购城一期、维港城一期、民生仓储监管物流加工园区等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新开工建设凯购城、维港城二期工程,以及投资13.5亿元的商贸物流园区、投资10亿元的浙江传化集团公路物流港、投资10亿元的富地中心花园、投资5亿元的关东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及客运枢纽工程、投资1亿元的河东新区农贸批发市场等大项目。加强与康美药业的沟通衔接,争取北方中药材批发市场启动建设。切实做好现代物流港项目招商推介,力争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大力发展休闲娱乐服务业。围绕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休闲娱乐需求,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完成南山生态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启动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打造城市田园居家养老社区和温泉小镇。启动投资8亿元的五星级宾馆和投资5亿元的集少儿科技馆、水上乐园、特色商业街于一体的文化体育休闲游乐园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吸引力。三是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交通和商贸流通优势,集中力量加快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编制完成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鼓励引导企业在国内外大型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开设产品专区;支持现有批发市场应用电子交易,推进信息发布、产品交易、产品追溯于一体的网上营销;鼓励中小商贸企业、个体经营业户、个人利用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开设网店。积极扶持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关东交易中心发展,尽快做大做强。四是加大外贸进出口工作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支持现有果仁、渔具、鹅肥肝、服装等外贸企业壮大规模,扩大产品出口份额,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000万美元,增长30%以上。要充分发挥松籽协会作用,进一步加大果仁资源整合力度,促进果仁行业规模化经营、规范化发展。同时,要加快推进国有商业企业改制步伐,着力解决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力争今年完成12户商业企业的改制工作。

(六)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启动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建设;投资6000万元,新建第四中学、义民学校、湾龙中学等10所中小学校教学楼和食宿楼;维修改造村小校舍10所;新建第二实验中学、实验高中标准化运动场;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打造一批省级绿色学校;推进城区学校供热并网改造,逐步取消城区学校锅炉供暖;加快农村学校供热改造步伐,利用两年时间解决村级小学火炉取暖问题。二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投资6700万元,启动实施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新建光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扩建海龙镇、康大营镇卫生院。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继续提升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管理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努力打造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三是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大公共财力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抓好投资1.2亿元的体育馆建设,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投资1000万元,完成博物馆扩建工程,为村文化大院和街道社区配备文化活动器材及健身路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举办广场文化演出20场,送戏下乡演出80场。筹备举办第七届全民健身活动展示大会、万人健步行活动和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大力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各行业领域精神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四是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扎实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落实流动人口“双向管理”和“均等化”服务,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继续做好档案、气象、人防、老龄、残联、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等工作,全面加强国防教育,抓好优抚安置、民兵预备役建设,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今年要继续把加快推进各领域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改革创新推动和实现率先发展。重点抓好十项改革任务:一是启动农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二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是完成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涉及城市管理领域的行政处罚,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提高行政执法力度。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清理市政府部门行政职权建立权力清单工作,依托政务大厅建设,进一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五是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六是推进国有林场、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转变经营方式。七是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房屋所有权等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八是开展国家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九是启动厂办大集体改制,着力破解改制难题,确保企业改制工作顺利实施。十是完成安全监管防控体系改革,建立起“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同时,要大力推进文化教育、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八)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一是切实抓好就业工作。开发就业岗位1.6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3万人。深入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完成技能培训1.5万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00万元以上。二是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4.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达到13.9万人,失业保险达到1.65万人,工伤保险达到3.6万人,生育保险达到4.7万人。逐步提高养老金和失业金发放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力争达到100%。三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实施特困群体救助工程,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完成儿童福利院和社会事业救助中心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救助能力。加快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市、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76元和每人每年3360元。四是加强社会管理。开展城市示范街路、停车示范街路、学区道路精品示范区等城市畅通工程创建工作。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开展平安畅通乡镇创建工作,力争达到省级标准。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防止重大交通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环境。扩大社会巡防覆盖面,提高见警率,全力打造“平安梅河口”。加大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继续深化安全生产监管防控体系建设,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有效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继续抓好社区平台建设,将政府职能部门力量和社会服务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并向社区延伸,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社区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县域经济统计数据监测,做好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学习和尊重宪法、遵守法律,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今年,要重点办好8件民生实事:

1、投资10亿元,拆迁改造棚户区10个、面积30万平方米,彻底改善3980户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其中建设廉租房100套、5000平方米;投资2400万元,改造农村危旧房2000户。

2、投资1.5亿元,实施铁北区域“暖房子”改造工程,改造面积100万平方米,解决1.6万户老旧小区居民冬季外墙保暖问题。

3、投资1.2亿元,启动实施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新建光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海龙镇、康大营镇卫生院;新建第四中学等10所中小学校教学楼和食宿楼,维修改造10所村小校舍。

4、投资1.2亿元,完成体育馆建设工程。

5、投资5000万元,新建农村水泥路130公里。

6、投资3600万元,实施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改造小区水泵房10处,解决1.1万户老旧小区居民用水不便问题。

7、投资2240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8、投资800万元,实施城区公厕改造,新建改造高标准水洗公厕20座,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人民的厚望、发展的重任,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科学民主的决策促发展,以创新求实的作风抓落实,以风清气正的形象聚民心,努力建设廉洁、勤政、法治、务实、高效的政府。

一是强化法治意识,推进依法治市。把“法治理念”贯穿于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监督执行、行政问责中,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肃查处执法环节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重大决策程序,提高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健全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以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梅河口建设。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全面增强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坚决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坚决克服敷衍了事、漫不经心的心态,坚决消除目光短浅、贪图安逸的现象,形成遇事不推诿,见难主动上的良好风气。着力精简会议、文件,减少检查评比,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迫感,雷厉风行地推进工作,分秒必争地抓好落实。全面加强督查工作,实行重点工作定期督查、常规工作随时抽查。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履职不到位、目标完不成、承诺不兑现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抢占发展先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把上级精神和梅河口实际结合起来。坚持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用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实践创建业绩。强化机遇意识、超前意识,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前瞻性思维,审时度势、把握趋势,以超常的举措推动发展,在不断创新、不断攻坚、不断突破中赢得事业的大跨越。强化敢创意识,鼓励创新,支持改革,宽容失误,努力营造敢于争先、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突破的浓厚氛围,全面释放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

四是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把发展好、维护好群众利益作为首要任务,把服务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凡是群众关注的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凡是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凡是对群众的承诺,都要不折不扣兑现落实。及时倾听社情民意,把更多注意力放到社会管理上,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把更多财力倾斜到改善民生上,更好地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

五是强化廉洁意识,规范权力运行。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全面履行“一岗双责”,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加强对重大民生项目、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

各位代表!梅河口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新轨道,前进的道路任重道远,改革的使命催人奋进,市政府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拼搏实干,开拓创新,为早日把梅河口建成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