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4日在梅河口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张恒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面对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利用扩权强县改革各项政策,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1、全力以赴稳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7.9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8.1亿元,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40元,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00元,增长8.5%。在2014年县域考评中,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第1位。
2、凝心聚力上项目,发展后劲不断积聚。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7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亿元,增长13.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开工建设投资6亿元的四环制药胰岛素中试车间、投资5.3亿元的果仁加工仓储监管物流园区(综合保税物流中心A型)、投资4亿元的金宝药业乐达非中药抗病毒药品生产基地、投资3亿元的吉来德新材料有机硅生产基地、投资2亿元的跃兴铝锆新材料、投资1.45亿元的冠林土特产品生产线、投资1.2亿元的津升制药冻干粉针生产线、投资1.2亿元的体育馆等大项目。在我市境内投资23亿元的通梅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总投资10亿元的凯购城、总投资9亿元的北部新城棚户区改造、总投资4.8亿元的维港城二期、总投资3亿元的冠界生物GMP车间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四环制药胰岛素中试车间、果仁加工仓储监管物流园区、凯购城和北部新城棚户区改造4个项目纳入全省重大项目巡检。
3、坚定不移调结构,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49: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50户,预计实现产值600亿元、增长13%,增加值155亿元、增长9%,销售收入581亿元、增长13%,利润33亿元、增长7%,税金31.5亿元、增长5%。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9亿元、增加值192亿元,分别增长15%和11%。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35项,完成投资105亿元。企业融资再次实现新突破,依华渔具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正方农牧公司即将挂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大米、坚果等特色产品登陆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在阿里巴巴发布的县域电商发展指数中,我市电商、网商和网购指数在全省分别位列第五位、第三位和第八位。
4、坚持不懈抓环境,城市品位显著提高。继续深化老城改造,投资1.65亿元完成铁北区域老旧小区“暖房子”改造103万平方米;投资4245万元改造二次供水管网35.9公里、泵房10座;投资1950万元整体改造铁北体育场、硬化铺装老旧小区50个。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绿化美化和景观建设水平。投资6000万元实施河东大街、华阳路等9条街路建设工程;投资3400万元实施绿化美化和辉发河景观带提升及大观亭重建工程;投资1600万元新建高标准水洗公厕20座,有效缓解行人如厕难问题。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投资12亿元,改造棚户区12个、32.2万平方米,4656户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持续改善。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和“美丽中国·最美城镇”称号。
5、持之以恒强三农,农业农村较快发展。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54.4亿元,增长6%;牧业总产值52.9亿元,增长5%;粮食产量达到14.9亿斤。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种植绿优水稻45万亩、优质玉米93万亩、经济作物12万亩。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制定出台特色农业项目贷款贴息扶持政策。新增棚膜蔬菜3500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0个,认定注册家庭农场36个,新增土地集约化经营面积5.6万亩。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亿元实施农田水利项目15项,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7.8万亩。巩固提升新农村建设成果,投资1.9亿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栽植乔木11万棵、灌木330万株、花卉2230万株;铺筑水泥路153公里;建设围墙(栏)4.1万延长米;硬化边沟6.1万延长米、文化广场2.4万平方米、农户庭院5.7万平方米。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5个、美丽庭院2000个、干净人家1万户。林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完成林地清收还林4.6万亩、补植5.1万亩。
6、积极稳妥促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重点改革事项18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城乡户籍制度、居民用水阶梯价格等6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养老服务业、农村产权制度、扩权强镇等8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承接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397项,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全部进入政务大厅,平均办理时限缩短到4.5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政府权力清单,保留政府部门行政职权3273项;全面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审批项目由原有的451项缩减到244项,减少46%。
7、尽心竭力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年初确定的8件民生实事全部得到有效落实。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投资9100万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校舍2.9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3万平方米;投资2300万元用于购置教育教学设备,全市中小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办学标准,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投资1500万元,完成光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8个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人数达到40.1万人次、报销补偿金额1.4亿元。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参保达到14.3万人。进一步提高城乡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90元和每人每年2860元,累计发放低保金8020万元;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累计救助1.2万人次,发放救助金1800万元;重大疾病救助3600余人次,全口径救助资金2600万元。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承办、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32次,文艺演出、广场演出及送戏下乡106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636场。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创新政务公开载体,开通政府门户网站微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公开信息共享方式多样化。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大气污染整治及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食品药品经常性监管与专项整治深入实施,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在全省县市率先建成应急视频会商平台,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统计、残联、审计、监察、科技、人防、档案、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5年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的五年,是梅河口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特别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牢牢抓住扩权强县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建设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基本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我们始终抓住稳增长、调结构这一主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食品产业和能源产业,布局和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12.8%。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7倍,年均增长22.3%;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2.3倍,年均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倍,年均增长14.8%。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由全省县市第4位跃升到第1位。2011年以来,共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14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8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2亿元,年均增长20.3%。与2011年末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41户,工业总产值增长1.2倍,年均增长20.8%。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五年。我们坚持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同步协调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中等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11年以来,累计投资40多亿元用于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投资13亿元同步推进老城改造。规划了工业新城、南山生态城和现代物流港“两城一港”项目,城市发展空间由81平方公里扩展到120平方公里,可容纳50万人口,具备了承载投资50亿元、100亿元大项目的能力。建成区面积由21.6平方公里扩展到30.3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由26%提高到4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6.09平方米提高到12.8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63%,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7个百分点。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年均分别增长9.9%和17%,是“十一五”期末的1.6倍和2.2倍。土地规模集约经营面积达到42.6万亩、集约化率27%,比“十一五”期末增加22.3万亩、提高13.7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5.5%,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3.8个百分点。累计投资20.7亿元实施农村水泥路、围墙改造、边沟硬化、村屯绿化美化等工程,建成标兵村32个、先进村180个,所有村全部建成达标村,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改善。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的五年。我们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进步,切实改善民生质量。加大特殊群体救助力度,在全省率先实施重大疾病救助政策,患癌症、尿毒症等27种重大疾病的低保户实现医疗费用100%报销,累计救助10347人次,救助资金1642万元。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37亿元改造棚户区84个131万平方米,2.5万余户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建设廉租房4.4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4万户,解决了1.5万余户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累计投入4亿元新改扩建教学楼、食宿楼45栋12万平方米,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楼房化;实施贫困学生救助工程,累计资助学生57530人次,资助总额5831万元;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高考升学率位居全省前列。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亿元改造和新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4.6万平方米,异地新建全省一流妇幼保健院,中心医院晋升为全省首家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全国县级医院综合实力百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在全省县市中首个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建立市、乡、村三级信访维稳网络,常态化市级领导接访和领导包案化解工作,200余件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参政议政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心血,凝聚了全市人民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梅河口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一是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可支配财力与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资金需求仍有差距;三是改革创新的魄力还不够,改革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四是个别干部还存在不敢担当、为官不为、庸政懒政行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安排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我市建成中等城市的冲刺阶段。全市上下必须紧紧抓住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我省推进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以及深化扩权强县改革等重大战略的发展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牢固树立争先进位意识,以深化改革凝聚发展动力,以创新驱动释放发展活力,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全面增强我市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梅河口打造成全省县域发展的领头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全会的部署要求,“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四个全面”为总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深化扩权强县改革的重大机遇,坚持不懈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坚定完成扩权强县改革试点目标任务的信心,坚定成为全省发展格局中重要增长极的信心,坚定建成中等城市的信心,努力建设实力梅河口、活力梅河口、法治梅河口和幸福梅河口。
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综合实力保持县域排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5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4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医药健康、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养老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四大产业园区。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6亿元,年均增长4%。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以上。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统筹抓好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到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9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5万人,高技能人才1.5万人。
——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围绕建设中等城市目标,努力争创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生态城、园林城。建立完善城市建设多元投融资体系,加快路桥、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和吸纳能力。深化城市管理,建立起与中等城市相适应的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市场化运作等管理模式,打造全国县域城市管理示范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基本形成中等城市的规模、功能和承载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突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加大燃煤锅炉撤并改造和秸秆焚烧管控力度,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240天。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和污水处理升级改造项目进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到2020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6900元,年均增长8%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8600元,年均增长8.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下。加快社会事业现代化建设,努力打造省内县级一流、达到省级水平、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区域教育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文体中心。城乡卫生服务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到2017年末,全市13254名农村贫困人口、16个贫困村实现完全脱贫。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8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1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均增长8.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50元,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50元,增长8.5%。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中之重。全年实施项目400个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增长1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到40个以上。一是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立重点项目实地巡检制度,落实市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包保责任制,完善协调服务和督查考核机制,形成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凯购城、四环制药胰岛素中试车间、果仁加工仓储监管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要竣工投产或投入运营。启动总投资20亿元的医疗器械和垂钓休闲系列产品韩国工业园建设;开工建设投资5亿元的金宝药业瑞斯贝妥(地拉韦啶)生产线、投资5亿元的步长医药工业园一期、投资2亿元的中广核(梅河口)分散式风力发电、投资1亿元的弘美制药脑蛋白水解物生产线等项目。二是突出“五个生成”,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准确把握国家和省政策取向、产业导向和投资方向,在争取国家和省扶持中生成一批项目;抓住经济结构调整主线,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群集聚和产业关联中生成一批项目;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从放宽投资融资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意愿中生成一批项目;深化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从专家策划和科研及中试成果转化中生成一批项目;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补齐要素短板,完善要素平台中生成一批项目。三是强化招商措施,提高招商质量。建立招商信息定期定向收集调度制度,实现信息调度的系统化、常态化。发挥开发区招商引资领头羊作用,打造专业招商队伍。深入挖掘我市优势资源禀赋、企业合作以及转型升级需求,加强与国内外商会组织的联系沟通,分析国内外各种业态、各大企业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广覆盖的接触和洽谈。发挥乡镇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建立招商引资“飞地”模式,形成组团效应。制定出台重点产业扶持政策,设立发展引导资金,对重点产业给予扶持,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全要素发展,推动产业集群集聚。
(二)着力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着力在工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60亿元、增加值170亿元、销售收入639亿元,分别增长10%;实现利润34.7亿元、税金33亿元,分别增长5%。一是着力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做大做强医药健康产业。围绕梅河口医药健康产业特色园区建设,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扶持特色园区发展政策,大力支持现有医药企业实施扩能改造;充分利用医药品种资源优势,努力引进国内医药产业50强企业落户园区发展。今年力争每个医药企业都有1-2个新品种投产上市,医药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300亿元。做优做精食品加工产业。切实抓好酒精、果仁、大米等食品产业的资源整合和品牌运作,通过新产品开发、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依托果仁仓储加工监管物流园区,建立吉林省果仁交易中心,并积极争取海关在园区内设立保税物流中心,推进果仁产业资源整合,实现集群集聚发展。全年食品产业产值要突破200亿元。同时,统筹抓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推进风力发电、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项目,以及抽油泵管、有机硅、铝锆等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二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现有企业提升计划,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省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扩大产能、延长产业链条。全年实施技改项目110项,完成投资140亿元。支持一批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小进规、规改股、股上市”改造,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户以上。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投资3000万元在开发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内,新建标准化工业厂房1万平方米,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增强孵化能力,力争新发展中小企业10户以上。三是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发挥“政银企保”融资平台作用,全年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贷款50亿元以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助保金池”担保能力,担保额度扩大到1.8亿元。探索引进域外投资基金,与本地产业资本相结合,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助推企业快速发展。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挂牌上市,选择10户以上成长性好的企业进入全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力争有2户以上企业实现新三板等场外交易市场挂牌。
(三)着力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生态城、园林城为载体,紧紧围绕中等城市建设目标,统筹新老城区协调发展,进一步打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一是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市路网工程,打造利民便捷交通。投资3.3亿元,开工建设1.44公里万隆大街及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投资1200万元,实施兴国路等6条巷路改造建设工程。加快供热、供水、供气等市政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投资2.5亿元实施河东热力、河西热力等热源扩能改造,铺装供热管网40.6公里;投资2700万元建设燃气加气站、母站各1座;投资3420万元铺装改造供水管网20公里、改造二次供水泵房10座。投资4470万元完成2座雨水泵站建设,对5.1公里排水管线和龙须沟进行全面清理。投资1200万元,建设高标准水洗公厕10座、垃圾中转站10座。投资2.5亿元,启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6000万元,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容升级改造项目。投资1770万元,实施217个老旧住宅小区硬化提升工程。投资1700万元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对城区18处节点绿地进行完善和提升,完成金鼎路等5条街路亮化。投资2800万元,完成滨河南街五中至三公里桥段湿地景观建设,启动辉发桥至莲河段湿地景观项目的专家论证和方案设计。二是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科学编制“十三五”住房建设规划,适度控制房地产开发量。投资2亿元,实施4片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棚户区居民729户。继续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投资3150万元改造危旧房2000户,切实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三是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打造全国县域城市管理示范市为目标,通过网格化巡查、精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市容环境、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功能,利用监控系统和数字化终端设备,切实提升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加强对违章建筑、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阻碍城市发展、影响市容市貌问题的整治,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注重人性化管理,把抓好城市管理与提高市民素质结合起来,建立起教育和惩戒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以市民素质的提高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着力抓好农村产业发展和环境建设,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以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始终把发展农村产业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把人力物力重点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6.6亿元,增长4%;乡镇本级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正常年景粮食产量稳定在15亿斤阶段性水平。一是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新发展棚膜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9300亩;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新建中药材、山地苗圃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30个,畜禽发展总量达到3312万头(只)。充分利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成果,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以产业集聚、土地集中、科技集成为重点,引导农民把土地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将工商资本与农民利益更紧密的结合起来,打造一批具有梅河口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全年新增土地集约化经营面积2.4万亩,总数达到45万亩。二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按照“五个集中”的要求,投资1.9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2万亩。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亿元,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辉发河综合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8项工程。积极推进城镇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力争纳入国家投资计划。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5%。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对标兵村按照占行政村10%的比例实施动态管理、巩固提升。加大国、省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投资7000万元,新建和维修农村水泥路150公里,建设围墙(栏)4万延长米,硬化边沟6万延长米、文化广场2万平方米、农户庭院3.5万平方米。打造美丽乡村5个、美丽庭院2000户、干净人家1万户。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环境保洁日常监管,环境卫生实现无盲区、无死角。突出抓好乡村绿化工程,不断提高绿化层次和效果,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继续抓好林地清收还林工作,还林面积达到3万亩。
(五)着力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
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和城市竞争力。全年服务业增加值要达到155亿元,增长1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3.8%。一是加快推进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促进工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努力把商贸物流产业培育成新的主导产业。围绕打造商贸物流园区,重点抓好投资7.5亿元的农产品物流城、投资15亿元的传化公路物流港等大型物流项目,力争启动现代物流港起步区建设。同时,支持现有果仁、大米、建材、农机、农资等专业批发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实现提档升级,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5亿元,增长10%。二是大力推进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发展。以建设进出长白山区的全域旅游节点城市为目标,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进一步抓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消费体系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之城。引进社会资本,启动投资8亿元的集体验、餐饮、水上乐园、特色文化街区于一体的休闲游乐园项目,力争启动南山生态城起步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吸引力。全市旅游业总产值达到6.26亿元,增长15%。三是全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建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服务中心,加强对电子商务的服务管理,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理念,全力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化运营。加强与开犁网、中兴通德等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依托凯购城电子商务创业园区搭建我市的电子商务平台,打造梅河口地域化电商品牌。
(六)着力抓好深化改革工作,不断提升推进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出硬招、出实招。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权下放后的监管服务机制,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投资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适时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社会保险接续问题。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尽快形成“大城管”格局。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完成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深化土地要素配置改革,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立“多规合一”机制,统筹引领县域发展一体化。深化山城镇扩权强镇改革,充分发挥经济强镇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七)着力抓好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整合资源,科学布局,推进社会事业现代化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教育资源提档升级。完成教育园区规划编制,通过引进优质品牌和社会资本启动园区建设。着力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创建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校和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力争与重点高校合作创办应用技术学院,促进教育质量向更高层次发展。加强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投资5500万元,新建康大营、牛心顶等12所学校教学楼和综合楼,维修改造18所学校校舍;投资1000万元,新建第四中学、曙光学校等5所学校标准化操场。二是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围绕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启动投资10亿元的市中心医院肿瘤专科医院建设;结合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整合中医院、友谊医院资源,组建新的中医院,并启动投资4384万元的扩建项目;投资3500万元实施山城镇二院异地新建项目;投资1500万元,实施和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改建,以及疾控中心、血站扩建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切实降低群众医药费用。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着力推进区域文体中心建设,启动集养生养老、科普教育、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文化体育产业城项目,开工建设投资4亿元的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及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等项目。投资1.2亿元的体育馆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500万元对基层文化服务点(站)进行设施设备提升。积极倡导全民健身,开展 “全民健身百日行”系列活动,举办第五届田径运动会等群众体育赛事。继续做好档案、气象、人防、老龄、妇联、残联、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
(八)着力抓好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始终不渝地把改善民生作为一种责任和追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不断提升就业水平。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达到11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率达到100%,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00万元以上。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险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100%和9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无障碍转移。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政策。继续抓好国家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信息惠民试点工作,推进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建设。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产业,探索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打造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三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确保贫困人口动态在册。坚持精准扶贫、完全脱贫。通过发展生产、发展教育、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和一事一议帮扶等方式,确保一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推行分类帮扶,明确因户施策,针对每个困难家庭、每个扶贫对象制订帮扶方案和脱贫计划,全年要有8000名贫困群众实现完全脱贫。四是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突出抓好反恐防暴、应急处突等工作,严厉打击黑恶势力、非法宗教、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依法有序抓好信访工作,及时妥善处理群众诉求。坚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提高安全生产基础保障水平,坚决杜绝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积极争创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推动双拥载体的创新发展;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营造军地融合发展氛围,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努力创造依法行政环境、公正司法环境、全民守法环境。切实抓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水平,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8件民生实事:
1、投资10.9亿元,启动中心医院肿瘤专科医院、中医院扩建、山城镇二院异地新建,以及和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改建和疾控中心、血站扩建等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投资4亿元,启动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及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等项目。
3、投资2.5亿元,对河东热力、河西热力、铁北区域进行热源扩能改造,铺装供热管网40.6公里。
4、投资2亿元,实施4片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棚户区居民729户。投资3150万元,改造农村危旧房2000户。
5、投资6500万元,新建康大营、牛心顶等12所学校教学楼和综合楼,维修改造18所学校校舍,新建第四中学、曙光学校等5所学校标准化操场。
6、投资3420万元,实施城市二次供水改造,铺装改造供水管网20公里,改造二次供水泵房10座。
7、投资2800万元,完成滨河南街五中至三公里桥段湿地景观建设。
8、投资800万元,建设高标准水洗公厕10座。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成一个为民亲民的法治、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
一是加快改革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全方位的改革创新,积极应对新常态下的重大变化。着力在财税金融、社会保障、公务用车等重点领域推进改革,不断提高统揽全局、应对复杂局面、合力创新突破的能力,有效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放”、“管”结合,健全监管体制,解决多头监管、权责不对应问题;进一步简政放权,认真解决好行政管理越位、错位、不到位问题;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积极开展政策措施第三方评估工作,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二是加强依法行政,抓好法治政府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重大问题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政策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探索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提高决策质量。完善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加强政府协商,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发挥微博、微信等载体作用,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建立权责一致、责任和财力保障相匹配的新型事权管理体制,推进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清单、建立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责任清单。实行负面清单,实现法无禁止皆可为。
三是落实从严治政,打造清正廉洁政府。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加强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资金支出的监管、跟踪审计,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集中财力保民生、促发展。全面落实督查机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强化权力制约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政协的监督,诚恳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政府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保障和支持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
四是树立担当意识,强化政令贯彻执行。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坚持担当为荣。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褒奖担当者,使敢于担当成为政府各级干部的自觉追求。坚持以实干为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查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行为。牢固树立刚性化、绩效化、精细化的执行理念,强化执行的过程控制,建立健全抓落实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和督查体系。着力解决好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以目标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确保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各位代表!实现梅河口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62万梅河口人民的共同期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实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实力、活力、法治、幸福梅河口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