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government
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 首页新区政务基础信息公开统计公报

关于梅河口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发布时间:2017-06-22 09:07:00 来源:
字号: 打印 微信 微博

关于梅河口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5年1月15日在梅河口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梅河口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汤培成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克服经济不利影响,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8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8亿元,增长12.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6.9亿元,增长23.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50元,分别增长11%和10%。在2013年全省县域考评中,我市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首次跃居全省第1位。

项目建设有效开展。开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29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4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增长19.8%。投资12亿元的凯购城一期主体封顶;投资12亿元的维港城商业中心一期完成内部装修和招商,即将开业。投资11亿元的河东路网四期、投资9亿元的四环制药二期等项目快速推进。

工业产业运行平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40户,比上年增加10户,预计实现总产值532亿元、增长18%,销售收入514亿元、增长15%,利润31亿元、增长12%,税金30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比重达到9:49:42。支柱产业支撑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医药健康产业保持25%以上速度增长,财政贡献率达到47%。工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县市第一位。

农村产业发展快速。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78个,总数达到960个;新增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面积9万亩,总数达到37万亩,集约化率达到24.7%。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8亿斤;实现农业总产值51.3亿元,增长6%。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21万元的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13项水利工程顺利实施。投资2.7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美化绿化,全面加强新农村建设,标兵村总数达到33个,先进村达到179个,达标村91个。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新区和老区同步开发,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文明风气明显提升。投资1.2亿元实施老城区改造、实施“暖房子”改造和环境整治工程,老城居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投资5460万元,完成长白山植物园续建工程,集中展示长白山特色植物,配套建设了园林景观、健身路径。投资1400万元,完成景阳路、辉发路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工程。投资3300万元实施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提高到4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94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切实抓好就业工作,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城乡居民参保达到13.7万人;城乡医疗救助1450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512万元;加大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救助资金1644万元,共救助3484人次。提高养老机构建设与运营补贴标准,新增养老床位720张;投资1.2亿元新建儿童福利院、改扩建农村福利中心、改造乡镇卫生院、建设乡镇学校综合楼等。

在全面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财政收入矛盾突出;改革创新意识不够。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完成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任务关键一年。我们要大胆探索实践,勇于开拓创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十三五”规划开局打好基础。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及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扩权强县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建设中等城市目标,坚定不移上项目、兴产业、抓改革、惠民生,坚持依法治市,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努力让全市人民早日过上中等城市生活。

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增长8%;全口径财政收入39.9亿元,增长5%;地方级财政收入27.8亿元,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00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0元,增长9%。

为实现2015年国民经济和发展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0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同比增长10%。新开工建设投资9亿元的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冻干粉针生产线、投资8亿元的吉林金宝药业生物医药工业园、投资3亿元的四环制药胰岛素生产线、投资3亿元的吉林津冯制药有限公司心脑血管OTC药物生产线、投资1.5亿元的吉林长舜制药公司大输液生产线、投资1.5亿元的依华渔具扩建及投资1.45亿元的冠林土特产品公司坚果加工和休闲食品生产线等大项目。要充分把握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和产业导向,谋划和储备一批大项目,扎实做好储备项目前期可研论证和项目建议书编制,提高项目成熟度,增强项目招商吸引力和成功率。充分利用中关村、中科院的合作平台,推进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园区提档升级;启动韩国工业园建设,力争今年有2户以上韩国企业落户园区。

(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围绕发展壮大“三强两优一大”产业,重点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巩固提升食品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做优做精机械冶金、化工建材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商贸物流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发展到15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601亿元、增长13%,销售收入581亿元、增长13%,税金31.5亿元、增长5%,利润33亿元、增长7%。切实落实好民营企业发展政策,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优化发展环境。规范企业财务管理,抓好企业上市培育,今年争取1-2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三)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加快开发新城,不断完善老城,全面提升管理,全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生态城、园林城,打造宜业宜居中等城市。投资9000万元,实施河东大街、华阳路等11条街路建设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不断充实城市建设资金来源。启动投资2.5亿元的全民健身广场建设工程。继续改造提升老城区,投资1.5亿元,实施铁北区域100万平方米“暖房子”改造工程。拟对南溪居东侧棚户区等20个地块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对人民大街与朝阳路交汇处东北侧等14个地块实施旧城区改建。

(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设立500万元特色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用于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重点抓好棚膜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牧业养殖等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年新增棚膜蔬菜面积3500亩,新增林下经济作物面积2万亩;畜禽总量发展到2600万头(只),新增加牧业小区30个。进一步加大农民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个,总数达到1200个以上。今年计划完成新清理林地还林5万亩,补植面积3万亩,绿化美化省级高标准村屯10个,村屯绿化率达到40%。

(五)快速发展商贸物流。围绕建设吉林省东南部商贸物流中心,把商贸物流项目作为引领第三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新开工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凯购城二期工程、投资13.5亿元的商贸物流园区、投资10亿元的浙江传化集团公路物流港、投资5亿元的关东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及客运枢纽工程、投资1亿元的河东新区农贸批发市场等大项目。创新服务业发展业态,围绕果仁、大米、医药等资源和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和流通方式。

(六)加快发展社会民生。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4.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力争达到100%。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76元和每人每年3360元。健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启动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建设。投资6000万元,新建第四中学、义民学校、湾龙中学10所中小学校教学楼和食宿楼;维修改造牛心顶双泉小学、小杨乡保祥小学等10所村小校舍;新建第二实验中学、实验高中标准化运动场。投资6700万元,实施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新建光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扩建海龙镇、康大营镇卫生院。投资1.2亿元的体育馆建设,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投资1000万元,完成博物馆扩建工程,为村文化大院和街道社区配备文化活动器材及健身路径。

各位代表,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狠抓落实,圆满完成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人民过上中等城市生活而更加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