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湾龙镇组织开展第十一期“学习型机关”干部大讲堂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参与学习。本期大讲堂,共有两项议程:一是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二是由文化计生站开展《超重肥胖与健康管理》专题讲解。 讲解中,主讲人结合当下群众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超重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涵盖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潜在风险。同时,围绕科学饮食、合理运动、规律作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预防和改善超重肥胖的具体方法,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可操作、易坚持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通过此次讲解,全体参会人员掌握了超重肥胖与健康管理的专业知识,提升了自身健康素养,为逐步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奠定了基础,对形成“人人重视健康、人人管理健康”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白芷宁) 初审:白芷宁;复审:刘馨泽;终审:王宣颐
7月11日下午,湾龙镇组织开展“书香梅城 阅享韶华”读书分享活动(第四期),镇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由镇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袁小茹向大家分享《长安的荔枝》。她细致解读了书中李善德在时限紧迫、路途艰险的困境下,为完成“荔枝鲜”任务所展现的执着与智慧。她谈到,李善德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凭借对细节的把控、对资源的统筹以及一次次试错后的调整,最终突破重重阻碍,这种在绝境中寻找生机的过程,与政务服务工作中面对群众多样化需求时的状态高度契合。她表示,往后会以李善德“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的韧劲为动力,在窗口服务中更注重换位思考,在政策落实中更强调精准对接,努力让每一位办事群众感受到高效与温暖,让政务服务真正成为连接群众与政府的 “暖心桥”。 她的分享,既精准捕捉到了书中人物的精神内核,又与自身工作相结合,极具启发性。大家不仅感受到了书籍的魅力,更从中汲取到了服务群众的工作智慧。 下一步,湾龙镇将不断丰富读书分享活动的形式,持续引导干部群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大家在阅读中积淀知识、拓宽视野、增强本领,为助力湾龙镇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 (责任编辑:白芷宁) 初审:白芷宁;复审:李佳桐;终审:王宣颐
7月11日下午,一年一度的消费帮扶“爱心大集”活动如期而至。为进一步提升扶贫产业帮扶收益,持续加强巩固脱贫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度,山城镇坚持“助农增收守底线,消费帮扶助振兴”宗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助农企业积极参与消费帮扶。 山城镇爱心大集摊位上售卖的品种丰富多样,黄瓜、豆角、香菇、大蒜、大头菜等农家蔬菜,咸菜、冷面、保兴泉矿泉水、稻花香大米等特色生活产品均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山城镇“爱心大集”摊位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接下来,“爱心大集”活动将持续发力,进一步发挥联农带农机制,提升农副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调动消费助农积极性,帮助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王博) 初审:巩佳俐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精神,2025年7月11日,一座营镇组织班子成员、股级干部和村书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大会。 会议共五项议程:一是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二是班子成员、股级干部、村书记代表作党风廉政建设半年工作汇报;三是纪委书记通报典型案例;四是主要领导作总结讲话;五是班子成员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 【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 警示教育片中以鲜活案例深刻揭示了腐败问题的演变规律与巨大危害,以案说法、以案示警,为干部提供了鲜活的纪律教材,警示全镇党员干部"小事小节"上严守防线,自觉抵御"围猎"诱惑,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党风廉政建设半年工作汇报】 会上,人大主席刘世超、副镇长张天野、镇综合办公室主任赵玥、消防工作服务站站长李博善、穆家店村村书记于波、泉眼村村书记刘微围绕本职工作,总结回顾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作现场发言,其他人员作书面汇报。 【通报典型案例】 一座营镇纪委书记贾晶通报了全市和我镇近年来查处的7起典型违纪违法案例,采取"以案说纪"方式深入剖析违纪根源,要求全体干部:一要对照反面教材开展自查自纠;二要提高政治站位锤炼党性修养;三要强化纪律意识筑牢规矩底线,切实达到"通报一起、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教育效果。 【主要领导作总结发言】 会议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纪律意识。全体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实堤坝。 二要严格自我约束,做到廉洁自律。大家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镇纪委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加强对全镇干部的日常监督和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干部的廉洁意识和纪律观念,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会后,镇班子成员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警醒2025》 (责任编辑:冯力元) 初审:宫梓伟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深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雷锋精神,2025年7月10日,一座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精心组织“学雷锋事迹 铸时代初心”系列活动,通过“老兵故事汇”进机关宣讲与“一座营,一定赢”学雷锋实践活动,让红色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直抵人心,为机关干部注入奋进力量。 聆听老兵故事:在奋斗叙事中淬炼初心 上午,“聆听老兵故事,传承奋斗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在机关会议室温情启幕。退役军人于波以亲历者的视角,将听众带回鞍山服役的峥嵘岁月:训练场上,手肘磨出血泡仍紧盯“敌阵地”的执着;暴雨夜紧急拉练时,泥泞中坚守纪律的坚韧……一个个鲜活场景,不仅勾勒出军人“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纪律”,更将艰苦奋斗的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命体验。 这场“老兵故事会”通过老兵亲口讲述的军旅细节,年轻机关干部得以穿透时光隔阂,在“沉浸式”聆听中触摸历史温度。正如活动初衷所盼,当个人经历与时代记忆交织,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便在共鸣中自然生长,既避免了历史记忆的淡化,更让民族奋斗历程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 重温雷锋足迹:让精神灯塔照亮前行路 下午,系列活动转向深度实践体验。全镇机关干部整齐列队,走进雷锋纪念馆的瞬间,仿佛穿越至那个充满热忱的年代。馆内,泛黄的日记里藏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赤诚,磨秃的草帽见证着立足岗位的坚守,破漏的胶鞋诉说着勤俭节约的作风……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中,这些承载着雷锋精神的实物“活”了过来,与在场干部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当听到雷锋甘做“螺丝钉”的奉献故事、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时,不少干部红了眼眶。这种感动,正是雷锋精神穿越半个多世纪依然鲜活的证明——它从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反而在不同语境下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以行动续血脉:让红色基因落地生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红色基因的传承从来不止于“听”与“看”。一座营镇通过系列活动传递出清晰信号:唯有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让“初心”真正落地。无论是老兵故事里的奋斗底色,还是雷锋精神中的为民情怀,最终都指向同一个落脚点——在为群众服务的实践中,让红色精神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源头活水”。 此次“学雷锋事迹 铸时代初心”系列活动,以“故事宣讲+实景体验”的创新形式,让红色教育既有历史厚度,又具情感温度。正如一座营镇所践行的,当红色血脉在代代相传中赓续,当雷锋精神在为民服务中绽放,便能凝聚起跨越征程的磅礴力量,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责任编辑:张艺凡) 初审:宫梓伟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曙光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成果,7月10日,曙光镇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交叉互检工作。此次交叉互检由党委书记刘胜男、镇长毛宇带队,其他班子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及农业农村办人员参加,通过实地查看、现场打分评比的方式,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检查组一行先后来到各村,重点围绕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进行实地检查。每到一村,检查组都认真查看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边沟内等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详细了解各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检查过程中,各村村书记积极交流经验做法,分享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叉互检,不仅看到了其他村的亮点和长处,也发现了自己村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通过开展此次农村人居环境交叉互检,曙光镇进一步压实了各村的工作责任,激发了各村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形成了 “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 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曙光镇将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全方位提升村容村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袁悦 岳文菁)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传承雷锋精神,厚植为民情怀。7月10日,进化镇组织年轻干部及志愿服务队走进雷锋事迹展览馆,全面了解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循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铿锵誓言,重温雷锋同志扎根群众、甘于奉献的赤诚人生。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人员回顾了雷锋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从“雷锋日记”里“螺丝钉要拧在最需要的地方”的朴实坚守,到“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暖心佳话,大家深刻感悟:雷锋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标杆,而是融入日常的价值追求;“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的奉献理念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 走出展馆,力行实践。在“做一件好事”主题活动中,年轻干部兵分多路传递温暖。这些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展现了年轻干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学雷锋事迹 铸时代初心”此次主题活动,既有思想的淬炼,又有生动的实践,大家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雷锋真是个赤诚的人。雷锋精神从不过时,需要我们用行动续写新篇。”参与活动的年轻干部表示,今后的工作中,要以雷锋为榜样,把雷锋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动力,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锤炼作风、增长才干,用青春奋斗绘就新时代为民服务的合格答卷。 (责任编辑:孙鑫) 初审:巩佳俐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之前总担心农机补贴办手续麻烦,还得跑好多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全办妥了,真是太方便啦!”7月10日,杏岭村农户张金新看着自家新购置的水田埋茬起浆机顺利通过核验,脸上笑开了花。 当天,市农机推广站农机科科长菅立强带队深入杏岭镇,把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核验服务送到了农户“家门口”,让大家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为了让核验工作高效有序,镇农机站提前下发通知,明确告知农户需准备的身份证、调查表、发票、购机手续等材料,并划定专门区域供机具停放。现场,农户们按指引有序排队,工作人员则逐台核对机具信息,严格执行“见人、见机、见票、见机具永久铭牌”要求,对每台符合条件的农机具都一丝不苟地审核资料、办理手续,确保“应补尽补”;面对大家提出的政策疑问,耐心讲解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让农户们明明白白办事。 “谁核实、谁签字、谁负责”——这是此次核验工作的硬规矩。工作人员对每台申领补贴的农机具都详细记录、签字存档,确保各环节有据可查。同时,市农机推广站全程监督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力保障补贴资金公平、公正发放到农户手中,让惠农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截至目前,杏岭镇已为48台新购置农机具办完补贴手续,涵盖筑埂机、打浆机、拖拉机、收割机等8种类型农机具,累计发放补贴资金402400元。这些农机将助力农户们轻松开展农业生产,有效提升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 下一步,杏岭镇将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户了解补贴政策、用好补贴政策。始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按时足额把补贴发到符合条件的农户手中,切实提高农民经营收益,让大家种粮更有干劲,让农业生产更有效率! (责任编辑:孙佳雨) 初审:李然 复审:孟瑀琪 终审:宫艺菡
7月9日,黑山头镇召开集中学习会议,邀请梅河口市委党校,教务部副主任高贞林作题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专题讲解。全镇机关党支部、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各站办所负责人,年轻干部及村干部参加会议,共同接受思想洗礼,强化作风建设意识。 会上,高贞林从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作风建设的核心要义。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家治理五个层面展开论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仅推动全党实现革命性锻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凝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促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决心与能力,彰显了百年大党的责任与担当。 针对“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高贞林提出六项关键要求:必须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以“头雁效应”引领作风转变;必须坚持固本培元、激浊扬清,筑牢思想根基并清除作风积弊;必须坚持心系群众、情系百姓,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用刚性约束保障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必须坚持动真碰硬、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必须坚持明确责任、压实责任,确保作风建设各项要求落地见效。 此次专题讲解主题鲜明、内涵深刻,为黑山头镇党员干部深化作风建设认识、提升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指导。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以过硬作风担当作为,为推动黑山头镇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黑山头镇将持续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责任编辑:宫海燕) 初审:杨婷婷 复审:刘翠 终审:宫海燕、白璐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7月9日,吉乐乡党委、乡政府组织吉祥村老年协会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庆“七一”秧歌文艺汇演活动。此次文艺汇演汇聚了14支秧歌队,除了4支本乡本土秧歌队,还有来自山城镇、小杨乡等10支周边地区的优秀队伍,在吉祥村文化广场上共同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活动现场,表演者怀揣着对党的无限热爱与崇敬之情,他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服饰,手持彩扇、手绢等道具,踏着喜庆的鼓点扭起秧歌。他们舞步轻盈,时而变换着队形,时而变换着舞姿,将传统秧歌的“扭、摆、走”展现得淋漓尽致,表演者以精湛技艺和对秧歌文化的深刻理解,带来原汁原味的民俗盛宴,引得观众掌声不断,现场氛围热烈。 这场融合传统民俗与红色文化的盛会已然定格成这个夏天最动人的画面,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更以生动的艺术形式诠释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深刻内涵。下一步,吉乐乡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持续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建设和美乡村贡献吉乐力量。 (责任编辑:宋雯清) 初审:巩佳俐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