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粽香四溢的美好时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基层文化阵地效能,一座营镇精心策划“粽香传文明·端午暖民心”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全镇妇女干部、志愿者们勇挑重担、积极作为,以沉浸式民俗体验与暖心志愿服务为纽带,让文明新风浸润百姓心田,共绘传统节日里的幸福画卷。 一、巾帼展风采,巧手传非遗 “粽叶青青,糯米香甜,丝线缠缠,情意绵绵。”在包粽子比赛现场,全镇妇女干部、群众汇聚一堂,成为这场民俗活动的主角。她们动作娴熟,手持粽叶,巧手翻飞,将糯米、馅料包裹其中,再用细绳捆扎得严严实实。一双双巧手在粽叶间穿梭,一个个精致的粽子迅速成型。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这场比赛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妇女干部们和群众传承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动实践。 活动还特别开设五彩绳编织与艾草香包制作课堂。妇女干部和群众指尖灵动穿梭,彩线在她们手中交织出寓意吉祥的“长命缕”;艾草填充的香囊在她们的巧手下,散发着清新药香。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耐心,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到每一个手工作品中。 二、志愿献爱心,粽香暖民心 由镇妇联、平安建设办公室、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工作人员联合组成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怀揣着节日祝福,走访慰问辖区内困难老党员、退休老教师家庭、退役困难老兵、残疾人家庭。每到一户,志愿者们都亲切地与群众拉家常,将亲手包制的粽子、葫芦送到他们手中。小小粽子传递的不仅是节日的温暖,更是党和政府对特殊群体的深切关怀,充分体现了机关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中的爱心与担当,让文明之花在乡土间绽放得更加绚烂。 此次“粽香传文明·端午暖民心”活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将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全镇妇女干部、志愿者们积极发挥作用,既让群众沉浸式体验了端午民俗的魅力,又通过暖心行动传递了社会关爱。 (责任编辑:王艺瑾) 初审:宫梓伟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5月29日,水道镇党委书记杜丹峰带领副镇长徐鹏宇、村包村干部深入辖区脱贫户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节日的关怀与温暖。 一、走访慰问传真情,米面飘香暖人心 杜丹峰先后走访了烟筒桥村脱贫户周树有、崔学有和武仲奎3户家庭,在走访过程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健康情况及子女教育等情况,脱贫户们纷纷表示感谢。 二、问诊把脉算细账,精准帮扶谋发展 走访中,杜丹峰特别关注脱贫户的收入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在饲养蛋鸡的脱贫户家里,他详细询问了收益情况,鼓励脱贫户扩大养殖规模,镇里会继续在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方面给予支持。随后,仔细查看菜园种植情况并建议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以提高蔬菜附加值。 针对部分脱贫户的庭院经济模式,杜丹峰实地察看了多种特色种养殖项目。他建议农户要充分利用好自家小院,发展立体种养,既美化环境又能增收。 杜丹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水道镇各相关部门要持续做好跟踪帮扶,确保政策不断档、监测不断线、帮扶不留白。 此次端午节慰问活动共走访脱贫户29户,送出大米、白面等慰问品29份。我们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找准了帮扶需求,为推动水道镇乡村振兴工作精准发力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步,水道镇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巩固脱贫成效,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任编辑:满星宏)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递党和政府对脱贫户的关怀与温暖,进化镇组织开展“包粽子、挂葫芦、清家园、送温情”系列活动,将节日的祝福与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巧手包粽传民俗,葫芦高挂迎祥瑞一大早,大家就围在桌子前,纷纷露出看家本领,捋粽叶、做漏斗状、填糯米、封口、扎捆……虽然大家手法有快有慢,包出的粽子形状各异,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一个个饱含着爱心的粽子在一双双巧手下诞生。另一边,年轻干部纷纷系上了五彩绳,并将饱满的葫芦挂悬挂在活动室门前,营造节日氛围。大家有说有笑,手中翻飞的粽叶与摇曳的葫芦相映成趣,浓浓的节日氛围在欢声笑语中升腾,传统民俗文化也在互动中得到传承与发扬。 包粽子、挂葫芦活动结束后,机关干部们又开展大扫除活动,大家手持扫帚、抹布等清洁工具,分工协作,有的擦窗户、有的搬运杂物、有的铲除杂草,干劲十足。经过一番努力,单位面貌焕然一新。 粽子煮好后,包保领导深入脱贫户家中,将满载着爱心的粽子送到群众手中,详细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状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提前送上端午佳节的祝福。小小的粽子传递的不仅是节日的问候,更是党和政府对群众的牵挂与关爱。 此次端午节系列活动,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让大家感受到了温暖。下一步,进化镇将持续开展各类关爱帮扶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孙鑫)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2025年端午节将至,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营造崇廉尚俭的节日氛围,曙光镇组织召开“端午节”廉政提醒谈话会议。 会上,镇纪委书记闻志鹏提醒机关干部务必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堤坝,坚决杜绝“节日腐败”,并提出三点工作提醒。 一要严守纪律,廉洁过节。要时刻绷紧纪律作风这根弦,不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借礼尚往来名义搞利益勾兑、权钱交易;不公款吃喝、违规安排或接受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不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使用公款购买赠送商业预付卡、高档烟酒等节礼;不违规使用公车或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车辆踏青游玩、探亲访友。坚持从小事小节上砥砺品质,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作风“防火墙”。 二要勤俭节约,简朴过节。要牢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始终做简约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不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或借机敛财,坚决抵制搞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等挥霍浪费奢靡之风;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健康理性消费,引领节俭清廉过节社会新风尚。 三要移风易俗,文明过节。要带头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加强家风家教,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人,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借机编织“关系网”、拉“小圈子”,搞团团伙伙等非组织活动;摒弃陋习转变观念,带头抵制歪风邪气和各种形式封建迷信活动,不参与赌博等违纪违法活动,让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会后,全体参与人员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影片通过剖析典型违纪违法案例,深刻揭示了腐败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让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廉洁从政意识。 节日风气是干部群众观察党风政风的重要窗口。下一步,曙光镇会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加强廉政教育和监督检查,为曙光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责任编辑:赵若昕)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端午佳节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坚决防止“节日病”,特作如下廉洁过节提醒。 一、严守纪律底线,做到“十个严禁” 1.严禁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电子红包等,包括通过快递、电子支付等隐蔽方式“隔空送礼”; 2.严禁违规公款吃喝、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或出入私人会所、“一桌餐”等隐蔽场所违规吃喝; 3.严禁以各种名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实物,巧立名目突击花钱; 4.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违规借用下属单位或管理服务对象车辆; 5.严禁借节日之机公款旅游,或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 6.严禁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 7.严禁违规参加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组织活动; 8.严禁酒驾醉驾、参与赌博、封建迷信等违法违纪活动; 9.严禁在工作中推诿扯皮、消极应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严格遵守森林防火条例、安全生产等规定,防范民生保障领域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10.严禁违反节假日值班值守制度,擅自脱岗、离岗。 二、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 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领域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节日期间纪律作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 三、弘扬廉洁文化,倡导新风正气 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屈原等先贤的廉洁品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家风,教育引导家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倡导文明、健康、节俭的过节方式,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粽叶飘香时,纪律莫松懈。请全体党员干部紧绷廉洁之弦,共度清廉祥和的端午佳节! (责任编辑:满星宏)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粽叶飘香时,佳节韵味浓。当古老端午遇上青春力量,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5月29日午间,红梅镇政府五楼会议室变身活力四射的端午潮玩空间!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心策划的 “‘粽’情端午·‘青’趣盎然”机关青年干部趣味游园会火热开场,数十名年轻干部暂时放下案头工作,沉浸式体验了一场传统与创意交织的文化盛宴。 活力绽放,“青”情投入 一、巧手“香”伴,缝制安康 飞针走线,艾香盈室。在香囊制作区,年轻干部们化身细致匠人,指尖轻捻彩布丝线,将芬芳的艾草与满满的祝福密密纳入囊中。指尖留香间,不仅是精巧手作的乐趣,更是对端午驱邪祈福古老习俗的温情传承,每一只独一无二的香囊都承载着亲手编织的安康祈愿。 二、漆韵生“扇”,晕染风华 素白团扇入水,瞬间绽放流动的华章!颜料滴落清波,幻化出如墨似霞的瑰丽纹路,年轻干部们屏息凝神,轻旋浸染,体验着水拓技法(或:流动漆艺)的神奇魔力。当扇面轻提,一幅幅独一无二、充满东方意蕴的水墨丹青跃然而出,收获的不仅是一缕清风,更是一份亲手创造的非遗美学体验。 三、趣味套“福”,圈住欢腾 瞄准!抛出!套圈区域气氛最为热烈欢腾。五彩的套圈上下翻飞,年轻干部们或屏息瞄准,或惊呼雀跃。每一次精准的套中,不仅赢得了萌趣玩偶、实用雨伞、甜蜜奶茶、精致摆件等心仪好礼,更“圈”住了满满的节日好运与酣畅淋漓的欢声笑语,将活动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传承焕新,意蕴深长 此次端午趣味活动,不仅是一次欢乐的节日聚会,更是红梅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深耕“我们的节日”品牌、推动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让年轻干部在亲身体验中感知端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凝聚起传承文明、奋发向上的青春力量。 粽香情浓,活力无限。这个端午,我们在趣味盎然的实践中,让古老节日焕发出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光彩! (责任编辑:刘冬媛)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守护粮食安全,山城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相关制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持续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做好2025年度卫片图斑整治工作。 一、强化巡查监管 结合卫片执法与动态巡查,充分发挥巡查监管职能,积极开展卫片核查和日常巡查工作,确保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 二、深化普法宣传 通过悬挂条幅、案例警示、政策宣讲、案例研讨等形式,持续丰富宣传途径,扩大宣传范围,增强群众依法用地意识。 三、健全长效机制 坚持土地执法与耕地保护有机结合,一是加强违法图斑整改,压实部门责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到位、复耕到位;二是强化整改地块监管,建立卫片图斑整改台账,将整改地块纳入重点巡查目录,定期进行“回头看”,严防反弹。 下一步,山城镇将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零容忍”,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治一起”,以实际行动守护耕地红线。 (责任编辑:王博)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粽叶飘香五月五,浓情端午共安康。”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山城镇民政服务站联合中心小学开展“欢乐端午节,情暖老人心”主题活动,组织20名青年教师,20名少先队志愿者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温暖与祝福。 一、爱心鸡蛋,营养关怀 民政服务站精准对接敬老院需求,联合山城镇中心校发起“一枚鸡蛋,一份爱心”公益捐赠活动。孩子们积极响应,募集6200余枚鸡蛋,并在鸡蛋上精心绘制图案,让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这份温暖的节日礼物。 二、歌舞传情,老少同乐 学生志愿者们准备了端午主题歌舞表演,既有传统民俗舞蹈,又有欢快的现代歌曲。老人们一边欣赏节目,一边跟着节奏轻轻拍手,现场气氛温馨而热闹。 三、志愿服务,贴心陪伴 表演结束后,孩子们分成小组,主动帮老人们整理床铺、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拉家常。小小的举动,传递着浓浓的关怀。 本次活动是山城镇民政服务站“一老一小”关爱行动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募集鸡蛋、歌舞表演、爱心帮助等一系列的互动,让老人感受社会群体的温暖,让孩子形成敬老爱老的意识。欢声笑语中,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真切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下一步,山城镇将持续连接社会资源,开展更多助老护幼活动,让关爱不止于节日,而是融入日常,真正实现“老有所乐、幼有所教”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王博)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守护农业生态环境,近日,山城镇常务副镇长林莉带队,历时5天,深入全镇32个行政村,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进行全面排查与整改督导,以“零容忍”态度推进生态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一、直面问题抓整改,靶向施策见真章 此次专项检查聚焦责任落实、设施规范、安全管理三大核心领域,共发现五类突出问题: (1)责任缺位:个别村对回收工作重视不足,未形成有效管理机制; (2)硬件缺失:20个站点标识牌破损、缺失,影响规范化操作; (3)卫生隐患:部分站点内外环境脏乱,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4)台账混乱:回收记录不完整,溯源体系亟待完善; (5)安全漏洞:消防器材配备不足,应急处置能力薄弱。 针对上述问题,检查组现场开具“整改清单”,明确时限要求,并建立动态跟踪机制。依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撤销华锋村、新泉村等5个回收站点,其余各村迅速行动,通过更换标识牌、清理卫生死角、健全管理制度等措施,实现站点环境与服务能力双提升。 二、建章立制强规范,长效监管护长远 为巩固整改成果,山城镇明确以下工作要求:一是制度落实。严格执行《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库房管理制度》、《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制度》,确保责任到人、流程规范;二是精细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站点日常运维,规范记录台账,做到回收、存储、转运全链条可追溯;三是安全存储。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须使用内衬塑料膜的专用袋密封存放,整齐码放,杜绝泄漏风险;四是消杀防护。按标准配齐灭火器、沙土、铁铲等消防器材,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五是宣传引导。通过入户宣讲、张贴标语等方式,向种植户普及农药包装废弃物乱丢的危害,倡导“随手捡、定点投”的绿色习惯;六是全域清缴。结合农时,在用药高峰期后组织专项巡查,对河道、沟渠、田间地头等区域开展拉网式清理,严防二次污染。 三、党建引领践初心,生态宜居绘新卷 林莉表示:“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既是生态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我们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委主导、村社主责、群众主体’的工作格局,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环境整治常态化,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最亮丽的底色!” 下一步,山城镇将依托“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强化村社联动、部门协同,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奋力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王博)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保障农业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山城镇多措并举做好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 一是确保补贴政策落地生效。山城镇提前部署,组织补贴发放相关工作人员及各村村干部召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部署会,明确各方职责、确定目标任务、卡好时间节点,推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迅速开局。 二是做好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山城镇配合市农业农村局认真梳理辖区内种粮农户基本信息,对农民信息认真核对,查漏补缺,严格按照要求填报补贴清册中农户姓名、银行卡号、享受补贴面积以及其他数据信息,确保信息数据真实完整。同时,对农户登记的面积数据进行核实,严格界定补贴面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做到应补尽补,不漏一户、不错一亩。切实保障符合享受补贴条件的农民利益,保质保量抓好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 三是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为确保补贴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山城镇组织工作人员于2025年5月28日深入各村全面开展补贴信息公示工作。通过公示,农民可以清楚地了解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和发放方式等信息,确保每笔补贴资金都能精准地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农户手中,确保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山城镇通过靶向施策、精准推进,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转化为惠农实效,为保障粮食安全、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了坚实支撑。截至2025年5月28日,全镇已完成农户信息核查、面积核定及公示流程,资金发放工作即将进入兑付阶段。 下一步,山城镇将继续秉持“守牢耕地红线、保障农民权益”的宗旨,进一步完善补贴发放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王博)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