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government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首页新区政务政策文件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梅河口市夜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6-30 15:13:00 来源:
字号: 打印 微信 微博

梅政发〔2021〕1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办局、直属企事业单位,驻梅各单位:

现将《梅河口市夜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30日

梅河口市夜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发展夜经济决策部署,充分释放夜间经济消费潜力,大力挖掘夜经济潜能,根据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夜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试点通知》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全面建设夜经济示范城市,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同创建,形成政企协同发展的夜经济促进机制,创新建设夜经济载体,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力争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将梅河口打造成“有特色、有活力、有影响”的夜经济城市,培育一批“烟气浓、接地气、人气旺”的夜经济品牌,打造具有“年代感、文艺范、时尚风”的休闲地标,充分发挥夜经济在激发城市活力、推动消费升级、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为全省夜经济发展提供可复制的试点经验。   

二、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

根据现有的夜经济基础,梅河口市夜经济试点示范城市空间布局为“一核、五板块”。

一核——以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为核心,以海龙湖公园、爨街美食城、东北不夜城为重要载体,加强提升改造和谋划创新建设,丰富业态,锻造引擎,打造品牌,引领全域夜经济发展。

五板块——坚持新区引领,老区提升,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单一载体融合多重功能,构建购物、美食、文娱、旅游、体育五个夜经济板块。

三、试点任务

(一)创新发展夜经济载体建设。

构建夜购商圈。引导欧亚、维港城、商超、进口商品城、名特优商品城成为重点夜购载体,加快红星美凯龙、爱琴海城市综合体、旅游大卖场项目建设。

打造夜食街区。引导爨街美食城、海龙湖十里铺、关东风情街成为重点夜美食载体, 打造海鲜市场大排档、铁北大排档、东北不夜城。

优化夜游景区。充分发挥海龙湖公园、啤酒乐园、体育公园、爨街美食城、人民公园、辉发河景观带的夜旅优势,进一步提升东北不夜城、梅小野星光花海、海鲜市场旅游大卖场知名度。

丰富夜娱活动。引导刘老根大舞台、万人体育场、长影及万达影院、串联山水广场、儿童水上乐园、东北不夜城、海龙湖公园及爨街推出夜游娱乐项目。

开展夜体健身。充分发挥体育公园、品牌健身馆、海龙湖冰雪大世界、各主题公园的夜体育健身优势,组织夜间竞技体育健身活动,在万人体育场内策划经营运动娱乐项目。                                                                                   

(二)完善公共配套服务。

围绕夜经济载体优化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为夜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夜间亮化:实施城市美化、亮化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亮化载体标识。夜间交通:优化夜间旅游公共交通线路,合理配置公交资源。加强交通指挥,确保顺畅安全。夜间导引:提供线上及线下夜游指南,确保游客畅游梅城。夜间安全: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完善应急体系建设。

四、夜经济载体培育

(一)培育夜经济载体。

按照“市场主导、城市主体、因城施策、分类培育”的原则,探索政企联合路径,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邀请具有一定实力及经验的公司进驻梅河口设计建设运营东北不夜城,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建设运营海鲜市场大排档,推进夜经济载体建设。

夜购物:立足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开展夜经济增效行动,着力丰富载体业态。加强欧亚商场、维港城、大型超市、进口商品城、名特优商品城经营招商,引进国内知名品牌,扩大品类,延长夜间经营时间,提升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推进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欧亚二期、海鲜市场旅游大卖场项目建设,年内投入运营。

夜美食:打造地标品牌,进一步丰富爨街美食城、海龙湖十里铺、关东风情街特色美食,根据节假日及季节特点,灵活调整夜间营业时间,满足市民及游客对夜美食的需求。结合东北不夜城,引入国内特色美食,推进海鲜市场大排档、铁北大排档、爨街陕西美食街和酒吧一条街项目经营。组织开展啤酒节等活动。组织“燃烧吧生活”之谁是美食家厨艺大赛。增加城市夜美食载体和风格,营造夜食消费有环境,品尝美食可选择。组建国有餐饮集团,整合机关事业单位及各种风格的餐饮资源,服务于旅游团餐,聚集餐饮业壮大入统,拉动社零额增长。

夜旅游: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发挥海龙湖公园、啤酒乐园、体育公园、爨街美食城、人民公园、辉发河景观带的夜旅游优势,建设海龙湖公园休闲娱乐区,打造夜晚“船游梅城”,开展海龙湖公园四季系列活动;进一步优化夜游载体内的经营业态,打造公园城市、花园城市,高标准倾力打造一批精品游园和主题公园。发挥东北不夜城、梅小野星光花海、海鲜市场旅游大卖场项目作用,利用区位优势,吸引域外游客来梅参观、旅游。努力打造单一景区载体具备多重消费功能。组建国有旅游发展集团,整合本地、东北乃至全国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地导引消费者集聚梅城,从而壮大旅游服务业,拉动三产占GDP的比重。

夜文娱:科学设置刘老根大舞台演艺时间,根据消费者需求增设场次。有效利用长影及万达影院、品牌KTV打造夜文娱载体,发挥万人体育场良好环境组织群星演唱会。结合东北不夜城,引入精致国潮文化。引导建设品牌KTV时尚消费载体,组织引导网红及民间团体在海龙湖公园、爨街及各主题公园自娱自乐。依托“吉林22℃的夏天•2021梅河口第四届啤酒节”,开展梅城泼水狂欢节、梅河口声浪梦工厂、浪漫花海亲子露营(房车营地)、嗨翻西瓜节、“星光花海·只有爱”抖音短视频大赛、惊天奇幻魔术节、汉服文化节、彝族火把节、少数民族风情节,打造夜娱梅城新圣地。

夜体育:依托体育公园、品牌健身馆、海龙湖公园冰雪大世界、各主题公园设置丰富的夜体育健身项目,组织夜间竞技体育健身活动,在万人体育场内策划经营运动娱乐项目,谋划实施室内足球馆、慢跑道提升、红廊飘带功能提升、体育艺术景观、网红打卡等项目设施建设。立足率先示范,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实施体育公园功能提升工程,打造引领潮流的“体育+”综合体。积极组织承办国、省、市各类体育赛事。策划举办“建党百年·活力筑梦”系列赛事活动,营造激情澎湃的百年盛世欢腾。

(二)完善公共服务。

从亮化、交通、环境安全等方面改善夜经济的公共配套服务。

优化夜间经济环境。科学配置夜经济载体停车场资源,提供配套服务,同时探索市场化运营管理,既能实现社会车辆规范有序,又能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推进海龙湖公园、体育公园过街天桥投入使用,启动东环绕越线改造工程,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加强食品质量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增加警务执勤,杜绝不文明行为,打造平安环境。加大城市保洁管理,保持城市干净优美的永恒主题。

发挥夜间亮化优势。打造影视级别展演灯光,通过夜景灯光艺术亮化,实现街道亮化、景观亮化、店招亮化、氛围亮化。实施路灯节能增亮改造工程,实现绿色环保照明全覆盖。打造辉发河两岸休闲区8大园36景、17座拱桥便桥、码头、艺术地坪的景观建设,景观区域内路灯全部开放,景观灯每天开放至23:30。

完善夜间交通保障。优化夜间旅游公共交通线路,合理配置公交资源,延长营运时间,缩短车辆间隔时间。加强交通疏导指挥,确保顺畅安全。

提供夜间导引服务。做好智慧旅游开发。深度研发和推广“玩转梅河口”APP,启动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制作夜间经济APP,编印夜间消费地图。组织媒体联合开展“夜间网红打卡地”“最火餐饮区”“夜间嗨购网红店”等评选活动。实施夜经济消费明码标价,打造便民诚信的夜经济示范城市。

(三)打造特色品牌。

培育塑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古风文化氛围的夜经济城市,推进商旅文联动,以商承文、以文带旅、以旅兴商,塑造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民族特点的城市特色。

培育夜美食品牌。进一步精心设计招商,将爨街集全国正宗特色美食的经营理念持续深入,打造远近闻名的美食街区品牌。引领、鼓励扩大英兰锅包肉品牌连锁经营,打造属地老字号。

培育夜间文旅品牌。创建“国潮有范”梅河口东北不夜城,结合灯光秀、现场演艺、行为艺术和烟花秀等形式展示东北不夜城的特色国潮风格。依托东北不夜城点亮东北,打造享誉国内的文旅品牌。

培育夜间网红品牌。塑造网红演绎,打造抖音快手流量风口,实现“天天有表演,月月有活动”。以电商直播带货为突破口,推动“用户体验+视频分享”,以线上自媒体吸粉,促进电商直播与夜经济融合发展,全力推广本地特产,实现“直播带货进千企,‘梅河臻品’入万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梅河口市夜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统一部署,加强协调,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共建。

(二)设立专项资金。设立夜间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要载体建设,加强消费促进,拉动夜经济增长。

(三)建立监督机制。将夜间经济发展目标纳入市政府绩效考核,确保如期完成夜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试点任务。

附件:1.梅河口市夜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梅河口市夜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责任清单

附件:梅河口市夜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责任编辑: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