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质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所在,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更是一座城市召唤力、辐射力、影响力的核心所在。雷锋精神,就具备这种内在的恒久的力量,它是一面催人向上的旗帜,它是一枚凝聚人心的种子,它是一种纯洁灵魂的情怀。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吉林梅河口市自2019年31699部队“雷锋旅”换防到我市以来,大力弘扬学习雷锋精神,使得这座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将这座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全国卫生城和国家全域旅游城市又再一次打造成了“雷锋之城”。 为真正让雷锋精神在我市生根发芽,结成硕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聚焦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向打造“雷锋城”上倾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与316969部队对接,并投入资金170万元,新建了“雷锋纪念馆”,雷锋纪念馆建成后,大力支持政府机关、各界群体和中小学生等开展国防教育及主题党日活动,累计年接待参观访问人数达10万余人。 市双拥办与市行政执法局联合投入资金2000万元,在铁北公园新建“雷锋文化广场”,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广场融合雷锋主题文化、园林景观、休憩亭廊、运动健身、浮雕景墙等内容,集参观、学习、教育、健身、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现在已经成为梅河口市人民学习雷锋精神的红色打卡地,“雷锋心愿墙”张贴着很多的感谢信。 今年4月,挂牌成立“雷锋小学”。市双拥办联合市教育局和驻梅部队雷锋旅举行“雷锋小学”暨少年军校揭牌仪式,全国第二所、吉林省第一所雷锋小学正式落户梅河口市。31699部队援建“雷锋小学”30万元活动经费,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双拥处处长魏涛、梅河新区党工委委员、市委副书记宁洪友等10余位市级领导参加,号召全市上下把雷锋精神融入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活实践,转化为人们丰富精神世界、提升道德素养的强大力量,成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促进我市和谐进步的伟大力量。 今年9月份,市双拥办与市委宣传部联合挂牌成立“雷锋社区”,把雷锋社区作为重点支持项目,通过资金扶持、资源共享等方式,为雷锋社区运营提供有力支撑。雷锋社区发挥自身优势,与雷锋旅部队结成军民共建对子,常态化组织“军嫂体检和旅游”、“送老兵大集”、“庆新春”和“捐资入学”等活动,让雷锋精神能够更好地扎根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 市双拥办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驻梅11支部分队,在全市教育系统范围内常态化开展“双拥凝聚爱心力量,助力困境儿童梦想远航”活动,通过“层层推荐、多方认定、双向审核”办法,由每个连队包保1名困境学生,直至大学毕业,能够成人成才为止,诠释了“雷锋精神”的伟大生命力。 “雷锋广场的雷锋墙”、“雷锋雕塑”、学校里的雷锋馆,再到报刊书籍上的雷锋……,“弘扬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之中,雷锋精神已然成为梅河口市城市精神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梅河口市“七种精神”,“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无私忘我的敬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精神,敢于担当的务实精神,敢于超越的争创一流精神,开放合作的包容精神,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已经融合在一起,对梅城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学校、社区,还是在医院,或是在城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一张张“雷锋面孔”,一道道温暖人心的“志愿红”,“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已经成了梅河口市最鲜明的标签,诠释着全国文明城市人民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的激情和创举,推动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走实走深,激励梅河人民一代又一代人们奋勇前行。 下一步,我们将勇于创新,不断继续探索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具体生活实践活动中去的新举措,将“小举动”转化为“大能量”,以点带面,连点成线,使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梅城这块热土,结出累累硕果。
为了缅怀革命烈士功绩,弘扬革命烈士精神,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9月30日,梅河新区在烈士陵园隆重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梅河新区党工委委员、梅河口市委副书记宁洪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蒋德启;市政协副主席李储杰;市人武部部长吴刚等有关领导出席仪式。梅河口市政府副市长、梅河新区公安局(市公安局)局长赵昕晔主持仪式。 在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参加公祭的市领导、市直机关、乡镇(街)干部,驻梅部队官兵,中小学生,老首长,老战士,烈士亲属代表,劳动模范等450余人庄严肃立。 上午9时,礼兵就位,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昂的旋律在纪念碑上空久久回荡。随后全体人员向革命烈士默哀,以示深情的悼念。默哀毕后,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伴随着《献花曲》低沉的旋律,礼兵正步向前,拾级而上,将花篮一字排放在纪念碑基座前,随后,大家有序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并敬献了鲜花。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4周年华诞,推进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教育青少年坚定爱党爱国、拥军崇军的思想信念,9月25日,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梅河新区教育局、共青团梅河口市委联合在梅河口市第三实验小学(雷锋小学)举行了升旗仪式,参加仪式的有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云、梅河新区教育局副局长汪瀚、“吉行军”退役军人志愿者及雷锋小学全体师生。 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来到升旗台,伴随着庄严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风飘扬。 学生代表和退役军人代表的讲话充满激情,展现了青少年奋发图强、励志报国的远大理想和退役军人传承军魂、奉献社会、崇尚荣誉的精神风貌。 有一首歌在中华大地传唱,这首歌在亿万中国人心中流淌,这首歌的名字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雷锋小学四年二班带来集体诗朗诵《有一首歌》。 最后,仪式在全体师生合唱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和 《歌唱祖国》后结束。 本次升旗仪式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展现退役军人风采的有效载体,激励着青少年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至此“双节”将至,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8月28日-9月1日,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2023年度转业军官、军士岗前适应性培训。 本次培训为期5天,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形式,内容涵盖党的政策精神、法律法规、公文写作、警示教育、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内容,并设置参观烈士陵园现场教学,旨在帮助转业军人顺利实现角色转变,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式,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本领,激发投身新区建设热情,迈好退役转岗“第一步”。 培训结束后,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全市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8名转业军官、22名转业军士进行“阳光安置”。为确保安置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纪委监委、组织部、编办、财政局共同制定选岗方案,并对此次安置选岗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督。按照“计分排序、依序选岗”的原则,转业军官、军士根据服役表现量化评分从高到低,依次选岗并当场签字确认。过程严谨有序,阳光透明,高效完成安置任务,切实维护转业军人合法权益。 转业军官、军士纷纷表示,感谢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的培训、选岗机会,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决心在新的岗位上秉承军人特有风采,为家乡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对安置情况进行跟踪服务,进一步履行主体责任,把“用心、用情、用力、用功”的工作理念贯穿退役军人安置的全过程,做好退役军人的“娘家人”。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8月30日,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梅河口市烈士陵园开展“祭奠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全体党员干部及2023年转业军官、军士参加活动。 烈士陵园内松柏掩映、宁静肃穆,纪念碑巍然耸立,庄严神圣,在纪念碑前,全体党员默哀致敬,默哀毕,全体党员们举起右拳,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全体人员来到了烈士纪念馆,瞻仰了烈士遗物,驻足观看了每幅图片、每段文字,回顾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最后,全体人员拿起抹布、扫把,来到革命烈士墓前擦拭墓碑,以此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 转业军官、军士纷纷表示,要铭记革命先烈,持续筑牢 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将革命战争 年代的英雄事迹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宣传好尽快完成角 色转变,做到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以此活动为契机,牢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遗志,把革命精神贯彻到退役军人工作中,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先烈的无限敬仰之情。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国防意识,引导学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学生们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8月22日—25日,在梅河口市双拥办的大力支持下,雷锋小学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争做追锋少年”军训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展现了新时代“军校少年”飒爽英姿,让“少年强则国强”的意识扎根到孩子们心中,同时也受到广大学生家长们的一致首肯。 雷锋小学校长金禺在军训启动仪式上向各位教官对军训活动周的支持致以诚挚谢意,并向同学们提出三个要求:一要服从命令,尊重教官,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二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用军人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三要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树新风,认真完成军训任务。军训期间,参与军训的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展现了雷锋小学的昂扬姿态。在教官们的严格要求和认真指导下,同学们昂首挺胸阔步,口号嘹亮震天,一遍遍反复练习,虽然辛苦,但毫无怨言,目光坚定,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坚忍不拔的良好风采。 未来,梅河口市双拥办将持续开展雷锋小学军训周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磨练学生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和身体素质,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切实将雷锋精神永续传承下去,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为庆祝2023年“八一”建军节的到来,做好双拥工作,丰富退役军人文化生活,展现退役军人风采。水利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积极发挥共建单位作用,联合松江社区于8月1日上午,在长白山植物园共同开展“共叙军民鱼水深情”八一文艺汇演活动。 文艺汇演活动开始前,水利系统退役军人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郑重许下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誓言,激励退役军人党员铭记初心和使命,践行“退伍不褪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活动中,各色节目表演精彩纷呈,台下掌声不断。 表演结束后,水利系统退役军人组成志愿服务队,深入街道社区开展环境清洁活动,发挥退役军人示范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退役军人的凝聚力,还展现了水利系统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风采。下一步,水利局将继续做好双拥工作,为我市双拥模范城建设贡献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云,党组成员、副局长毛鸿江,带队深入驻梅部队看望慰问广大官兵,向驻梅官兵致以节日祝福和诚挚问候。 王云与官兵亲切交流,赠送羊肉、猪肉、空调、电视、电脑等慰问品,传达市委、市政府对驻梅官兵的关心和厚爱。他说,梅河口是中国革命的一片热土,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驻梅部队驻扎在梅河、奉献在梅河,积极参与抢险救灾、维稳处突、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为促进梅河新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驻梅部队表示,广大官兵将牢记强军使命,苦练打赢本领,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为现代化美好梅河建设再立新功。 一直以来,梅河口市市委、市政府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牢固树立“军地是一家”的观念,始终把部队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来办,尽心竭力为驻梅部队解决实际问题。未来工作中,市双拥办将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推进双拥工作,积极帮助驻梅部队改善执勤、训练、生活等条件,用心用情做好转业干部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就学等工作,为部队建设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环境,不断巩固提升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每个党员都有这样的承诺:全心全意帮扶有困难的群众。7月12日,家住昆明小区部队平房的鑫鑫(化名)将一面写有“人民公仆 情系百姓”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四合社区党委书记李猛手中,感谢四合社区和昆明网格党群服务站对自己和家庭的帮扶与照顾,让她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鑫鑫本来有着美好的未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给她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四合社区党委得知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研究帮扶计划。四合社区积极帮助鑫鑫办理低保,并利用各种资源对鑫鑫家庭进行走访、帮扶;昆明网格党群服务站也积极邀请鑫鑫参加服务站的各项活动,同时帮助鑫鑫联系需要补习的学生。通过四合社区的努力,鑫鑫终于走出生活的阴霾,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就是她对四合社区、昆明网格党群服务站最真挚的感谢 感谢信中的每一个文字都透露出鑫鑫对昆明网格党群服务站的真挚谢意。她感慨老天的不公,让她原本美丽的人生出现巨大的坎坷;她感谢昆明网格党群服务站在她人生的最低谷给予她鼎力支持。如果没有网格员巴重勋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了她的异样,如果没有站长高钰琪的热心陪伴,如果没有班兆瑞的倾情相助,如果没有康齐洋和曲成明的真挚友谊,那她的生活不会重新回到正轨,她的心情也不会心怀阳光。 现在的鑫鑫已经成为了四合社区的一份子,每天都会像工作人员一样按时到服务站“打卡上班”,她主动帮助邻里到服务站办理业务,接待来办事的居民,帮助服务站打扫卫生。有鑫鑫在,服务站里每天都笑声不断。鑫鑫常说:很感谢我们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让我重拾了信心,我现在每天都开心。以后,我不光有信心面对自己的生活,还要尽力帮助别人,我也是雷锋社区的一员,我也要当“雷锋”! 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代表着荣誉和成绩,体现着四合社区党委时刻关注着辖区居民的“冷暖”,更代表着四合社区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四合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传承雷锋精神,多方联络,组织各种爱心帮扶活动,尤其是自2022年成立社区存折以来,更是将爱心帮扶上升到新的高度。四合社区将继续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持续助力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省关爱退役军人和军属烈属基金会开展“聚吉爱心·圆梦青春”全省困难退役军人子女公益助学专项行动。 7月4日,“聚吉爱心·圆梦青春”困难退役军人子女公益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举行。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云,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兆勇,部分乡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和受捐助退役军人家庭代表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共为4名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1.6万元。 下一步,梅河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聚焦困难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问题,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创造机会,为困难退役军人排忧解难,切实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