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周,全市共有3个志愿者协会按照“双向选择、属地优先、联盟共建”的原则,入驻前途社区、育才社区、八十八栋社区党群服务站,并同步组建党的组织;共有5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获批成立独立党支部,我市基层党建工作迎来新年“开门红”。
党的组织“建”起来
为进一步扩大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市委非公党工委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全面开展党员摸底和党组织关系核查,积极查找“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推动集中组建。经过认真排查,光明街道、解放街道、福民街道党工委及海龙镇党委,对符合组建条件的梅河口市爱心之家助残志愿者协会、星火志愿者公益协会、小桔灯志愿者协会、恒兴公路养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海龙镇商会按照规定和流程批准成立独立党支部。
红色孵化“实”起来
为支持和保障两新领域新建党组织有效开展党建工作,市委组织部为5个新建党支部落实“一建七送”政策,即免费赠送一块党组织标牌、一面党旗、一套党建材料、一块党建展板、一笔启动经费、一堂专题党课、一次现场教学,有效激发新建党组织活力。
党组织建成后,市级非公党建中心将联合隶属部门党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群服务站“社会组织孵化器”功能,推动“一企八团”资源整合、力量下沉,为新建党组织提供优质、精准的党建孵化和助企纾困服务。
党建联盟“活”起来
首批入驻社区党群服务站的3个志愿者协会是全市众多爱心组织中的优秀代表,现有会员近千人。入驻后,既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固定活动场所的问题,又同步建立了党的组织。
下步,将牢固树立党建工作“一盘棋”思想,指导协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规范党组织建设,促进协会健康发展。同时,落实“五个一”集中共建月活动要求,用好“党建联盟”载体,实现“组织共联、阵地共建、队伍共营、资源共享、活动共联”。依托党群服务站,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全市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信访维稳、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广泛开展助老助残助弱、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等各类公益性社会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党建引领、联盟共建、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