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河北正定县工作3年多,在福建工作17年半,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重要“三农”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需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
一、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
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三农”思想。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强调“搞经济,搞大农业,都需要多一些战略眼光,从时间上看得远一些,从空间上看得宽一些”,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稳定农业、加强农业”,反复强调“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的重大意义的认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提出了“搞活农村经济,使农民有更多的发展余地,这是时代的要求,党的要求,农民的希望”,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定位。新时代新使命,解决“三农”问题,仍然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乡村产业兴旺与城镇化关系。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不丢城,不误乡,利城富乡”,在福建工作提出的“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途径”,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重要方向。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富裕农民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习近平总书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强调“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指出“从单一的种植业的小农业,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立体化大农业,这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一个突破性的战略转变”,在福建强调“如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不能增收入、集体不能增实力,这种经济增长就是无效益的和虚假的”,指出“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反复强调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富裕农民,充分体现了百姓的事放在心里的为民情怀,为我们揭示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为的是谁和解决什么问题,对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同志早期在实际工作中提出的发展大农业思路,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思想的重要来源,这对于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靠深化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工作期间强调“要把对待改革的态度如何、改革工作搞得好坏,作为检验和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福建工作期间指出,“革命是解决生产力,改革也是解决生产力”,强调“开创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局面,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改革是党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指出“统分结合这种经营方式是中国农民的杰出创造,它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家庭经营,完善统一服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承包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三十年,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坚持;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新时代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巩固关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思想是处理农村改革、稳定和发展关系的根本原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供给。
针对分散农户经营面临的社会化服务难题,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强调“要搞好供销社体制改革,真正办成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成为农村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在福建工作期间要求“把供销社体制改革放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全局位置上统筹考虑,把它真正办成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商业,以发挥其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特有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方面的论述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方向,在实践中应把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放在重要位置。
激发农村要素市场活力和经营主体活力是农村改革的重点。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要推行股份合作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分散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培育和构造各类市场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农村产权改革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的论述,是推进新时代开展农村土地和集体资产确权登记颁证、消除要素流转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等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