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顺利完成我市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加快秸秆捡拾打捆和加强可复制型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推广,促进农业循环利用,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按照《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财政厅关于下发2018年中央财政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吉农财发[2018]5号)的文件要求,3月18日,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免耕播种技术培训班。
出席开班仪式的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志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旭东,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黑龙江分中心专家委员董文赫,各乡镇领导以及农机作业者们近150人。副局长王志强做开班动员讲话,他强调,参训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免耕播种的重大意义,要把握此次难得的机会,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农机作业者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现代化农业的推进和发展。
在为期1天的培训中,张旭东和董文赫教授通过室内课堂学习和室外实地操作两个方面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传授免耕播种的实施效果、播种形式、主要技术流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5方面内容。在本次培训班开始之前,农环站的同志们就实地踏查了和平街道全胜村、李炉乡邱凤村、李炉乡东泉村等地块,结合种植面积、种植物、播种位置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取了李炉乡东泉村李亚文家作为示范户,对免耕播种技术进行现场演示。
发展免耕播种,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防止秸秆焚烧,培肥地力,蓄水保墒,保护耕地,节本增产和保护大气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各乡镇年产近75万吨,焚烧近40万吨,不仅严重破坏了大气环境,更是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我市现存问题,农业农村局坚持“多元利用,突出重点”的原则,谋划秸秆资源利用,以秸秆原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等5个渠道,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不断利用新的技术,破解难题。
通过本次培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的脚步,实行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的主体作用,调动全市参与积极性,形成共同开发利用秸秆资源的新格局。为今后我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