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积极培育壮大“新农人”群体,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农业农村局    时间:2019-11-24 11:13:00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梅河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对照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需求,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工作思路,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助力农民收入增加提高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多措并举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力输送农业农村建设人才,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培育方式。为提升培育覆盖面和质效,梅河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各培育机构开展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与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相结合,加大“云上智农”和“易农宝”等手机APP的应用和推广力度,使学员在课堂以外能够随时随地登录应用进行浏览学习、与专家互动、查询农业信息、掌握农业最新行情动态,使参训学员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增强了获取信息化服务的能力,培养万事不求人的智慧农民。同时组织参训学员前往天津市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辽宁省沈阳市的东亚种业、辽宁省丹东市登海良玉种业实验示范基地等多个地方现场实训学习,并向省农业农村厅推荐5名优秀典型前往韩国、日本和法国等种植业发达国家,进行现场参观和培训学习。通过面对面的请教和探讨技术、管理及经营模式,更新农业发展理念,使学员尽快成为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增收致富取经蓄能,更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农业发展层次。 

           

  二是以学员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意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梅河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秉承“农民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服务理念,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前组织相关培育机构对报名学员产业情况和学习意向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摸底了解,并结合我市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以及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需求,先后增设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指导、黑土地保护治理等多个课程,增设水产养殖技术班、农民创新创业培训班、农业多种经营等6个班次。通过以需求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进行参与式、互动式培训,让每一位参训学员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并且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极大的提高了培育质量,受到了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三是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树典型学员。梅河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树立一个典型,犹如立起一根标杆,举起了一面旗帜。2019年,市农业农村局先后选树小杨乡学员李海霞、吴松岩,山城镇学员宋洪吉、刘晓平,双兴镇学员张金良共5名优秀典型。通过加大对典型学员及其产业的宣传力度和组织参训学员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使典型学员在生产经营中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播和运用,不断提升参训学员尤其是专业合作社法人、家庭农场主、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运用一个个人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用最形象、最生动、最具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方式,对全体参训学员起到了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的作用,使他们更加坚定了发展壮大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 

  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抓住人才就是抓住了农业的关键,重视人才就是重视农业的未来。下一步工作中,梅河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继续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充分整合各类资源,采用科学培育模式,拓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同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照培育工作做得好、培育效果明显的地区找差距、查不足,进一步提高梅河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组织水平和培育质量,大力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市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李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