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证对象 已领取高龄津贴且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非低保老年人。 二、认证时间 开始时间:2025年7月3日 截止时间:2025年7月25日 逾期未认证者,高龄津贴将暂停发放 三、认证方式 1. 线上认证 通过微信小程序“梅河口市高龄津贴管理平台”,点击“健康登记”根据提示拍摄上传老人本人身份证及老人活体照片完成认证,详见操作视频。如果老人未绑定,老人或老人家属需点击“家中老人”进行绑定后进行认证。 2. 线下认证 老人独自生活或家属操作不便的,老人本人或老人家属可携带老人本人身份证、近一月内活体照片,到户籍所在地社区现场办理。 四、温馨提示 1.认证信息需真实有效,严禁冒用他人身份或提供虚假材料,违者将依法追究。 2.若老人已去世,家属需及时向社区报备,隐瞒不报者需退还多领津贴。 3.如有疑问,请联系户籍地所属社区工作人员咨询。 (责任编辑:曲丽霏) 初审:宫梓伟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弘扬地方历史文化,推动全民阅读,解放街道园林社区紫园声润心志愿服务队开展 “悦享新时代 书香润梅城——金朝时期的吉林” 主题领读活动。 本次活动以金朝时期吉林的历史文化为核心,由志愿者柳肃担任领读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面向社区居民、历史文化爱好者展开。活动聚焦金朝政治制度变革、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结合舒兰完颜希尹墓地、蛟河桦甸古城遗址等考古实例,生动展现吉林在金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下一步园林社区紫园声润心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耕地方历史文化,创新阅读推广形式,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助力打造 “书香梅城” 文化品牌,让历史文脉在社区中焕发新生。 (责任编辑:曲丽霏) 初审:宫梓伟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保障居民人身安全,光明街道前途社区积极开展防溺水巡河行动。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内河流、池塘、排水沟等涉水区域,仔细检查防护设施是否完好,警示标识是否清晰。在重点水域周边加强巡逻频次,同时向居民普及防溺水知识,提升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 下一步,前途社区将持续推进涉水隐患巡查工作常态化,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巡查力度,扩大巡查范围,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安全教育宣传,进一步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前途社区将以实际行动守护居民安全,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王艺蒙)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巩固前期人工湖专项治理成效,进一步美化辖区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前途社区多措并举,持续开展人工湖深度整治行动。社区联合市政部门及辖区党员干部、网格长与物业工作人员携手并肩,共同为社区环境“焕新颜”。 1.增设标语 莲湖假日小区物业迅速响应,在水系沿岸增设文明警示标语,既倡导文明行为,又增强居民安全意识 2.栽种荷花 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市政管理处在人工湖中栽种荷花,点缀人工湖的湖水,美化周围的景色,同时还可以起到改善湖水水质的作用,为辖区居民添加亮丽的风景。 3.志愿服务 前途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志愿”理念凝聚合力,组织党员志愿者投身人工湖专项整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提升了辖区环境整体水平。 4.放水排污 梅河新区住建局副局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宫国辉带队现场办公,实地查看人工湖现状,针对浮萍泛滥、水质浑浊、垃圾堆积等问题,现场研究制定治理方案。针对湖水流动性差、富营养化严重等问题,采用高压水泵向湖内持续注入清洁水源,增强水体循环,抑制浮萍滋生,改善水质。 5.打捞浮萍 社区网格长协同市政园林处专业人员,联合开展人工湖水系浮萍专项打捞。 这场"家门口的蝶变",正是市政部门执法进小区的生动实践,同时也是物业、社区多方共建、共治,实现了从"问题清单"到"幸福答卷"的转变,为小区建设美丽家园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下一步,前途社区将建立长效联动机制,通过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方式,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宜居社区凝聚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王艺蒙)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健康成为了我们最珍贵的财富。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强工作人员身体素质,提升团队凝聚力,八十八栋社区精心筹备,邀请无限极老师亲临指导,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练习八段锦! 八段锦,作为我国传统养生功法,历经千年传承,动作舒展优美,简单易学,通过肢体的运动与呼吸的配合,能有效调节身心,增强体质,改善身体机能。无论是缓解工作压力,还是提升健康水平,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无限极的专业老师。无限极在健康养生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其派出的老师更是在八段锦教学方面有着精湛的技艺和独到的见解。老师们将从八段锦的基础动作、呼吸方法,到每个动作的要领和功效,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和示范,让每一位参与的工作人员都能准确掌握练习技巧,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传统养生文化的魅力。 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日常工作琐碎繁杂,长期伏案工作、奔波劳累,难免会出现身体疲劳、颈椎不适等问题。八段锦练习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强身健体的绝佳机会。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不仅能够改善身体状况,还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此次八段锦练习活动,也是八十八栋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让传统文化在社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这也是一次团队协作与交流的契机,工作人员们在练习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鼓励,进一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责任编辑:杜萍)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地是城市社区的绿色脉搏,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私自占用公共绿地、毁绿种菜等问题一度成为和平街道四合社区环境治理的顽疾。2024年12月以来,社区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宣传引导、居民共治、多方联动等举措,构建了"党建引领、多元参与、长效管理"的治理体系,实现了社区环境与居民文明素养的双提升。 一、宣传先行,打好思想破冰攻坚战 四合社区在整治初期就确立了"普法先行、疏堵结合"的工作思路。社区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立体化宣传,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24期普法专栏,18个网格群实现宣传全覆盖,累计覆盖居民12928人次。在实地宣传方面,社区悬挂宣传横幅40余条,利用LED屏持续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网格员入户发放整改通知书110余份。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攻势,不仅普及了《吉林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更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网格员开展"一对一"劝导,成功说服62户居民主动恢复绿地,这种柔性执法方式既维护了法规的严肃性,又体现了社区治理的温度,实现了居民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二、居民认领,激发共治共享内动力 居民自治是确保治理成效的关键所在。社区创新推出的"花开有你"绿地认领活动,巧妙地将问题转化为资源。32块闲置绿地通过认领机制重获新生,居民从"毁绿者"转变为"护绿人",这种身份转换带来的责任感远胜于简单的行政命令。在具体实施中,社区建立了"认领人管护+网格员监督"的双重机制,既赋予居民自主管理权,又确保养护质量。这种参与式治理模式培育了居民的公共精神,形成了"不攀折、不侵占、勤养护"的社区公约,实现了治理效能与文明素养的同步提升。 三、联动整治,下好环境焕新一盘棋 社区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治理合力。一是联合锦程物业开展了“绿地焕新”专项行动,社区联系垃圾清运车,针对7个小区绿化带垃圾、杂物进行“地毯式”清理,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50余处,清运绿地垃圾杂物20余车。二是积极协调老城改造施工队对通讯营小区等无物业小区公共绿地,重新进行了松土翻地、补种花籽工作。三是发挥志愿者作用,社区先后三次组织军绿色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清理杂草杂物、补植树苗花种改善小区绿化环境。退役军人发扬"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既当环境整治的排头兵,又作文明宣传的劝导员,这种"军民共护绿"的生动实践,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复绿面积大、花籽短缺的困难,社区借势借力。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学伟现场调研指导工作时,针对社区花籽短缺问题,当即协调相关部门,紧急调配近50斤优质花籽,解决了社区的燃眉之急。社区工作人员全员上阵,科学安排除草、挖垄、播种等工序,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确保复绿成活率。这种上下联动、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既体现了上级部门对基层治理的支持,也展现了社区干部的执行力。 四、长效复绿,绘就宜居家园新图景 文化浸润是深化治理内涵的创新之举。社区邀请爱心画家在体育场周边绘制主题墙绘,将单调的围墙变成传播文明的载体。这种"硬整治+软熏陶"相结合的方式,既恢复了绿地的物理空间,更重塑了居民的精神家园。艺术化的文明宣传更容易引发居民的情感共鸣,实现了从环境治理到文化培育的深化拓展。 社区聚焦"种管并重",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11块绿地整改,全部实现花籽播种。在具体管理上,社区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确保每块绿地都有人管、有人护。同时建立巡查制度,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巩固一处。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有效防止了"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 从冬日整治到夏日花开,四合社区以“小绿地”撬动“大治理”。现代社区治理既要法治护航,更需文化铸魂;既要政府主导,更要居民唱戏;既要大刀阔斧整改,更需绣花功夫维护。四合社区这片重焕生机的绿地,就是诠释"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鲜活样本。 (责任编辑:班兆瑞)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应对7月3日-4日区域性大到暴雨天气,和平街道四合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防汛措施,多措并举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7月3日早7点开始,四合社区应急救援队准备了100个防水沙袋,并在芳园小区四个楼重点积水点位进行摆放。和平街道副主任付明来到芳园小区指挥积水定位的准备工作。将两个水泵转运到小区内,并对新配备的水泵进行调试,确保随时可以运转。从7月3日开始,在芳园小区内安排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掌握小区内情况。 沙袋水泵齐上阵,全员上阵战险情。防汛工作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平街道四合社区将继续加大防汛工作力度,确保一旦出现汛情,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应对有力,确保安全度汛,持续为居民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筑牢防汛“安全堤”。 (责任编辑:班兆瑞) 初审:马赫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深入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切实加强全市教育系统消防安全管理,提升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7月3日上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教育系统消防控制室操作员专项培训。全市各学校(幼儿园)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及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共计70余人参加。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模式。授课人员根据教育系统实际,讲解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关键设施的工作原理、操作要点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解决了学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 理论学习后,参训人员进行现场实操演练。重点模拟火灾报警接收确认、消防设备联动控制启动(如启停消防泵、防排烟风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流程等关键环节,提升了学员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本次培训不仅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也进一步强化了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市教育局将持续把消防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不断提升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筑牢坚实的“防火墙”,为全市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 (责任编辑:郭均如) 初审:巩佳俐 复审:赵静茹 终审:费红梅
为切实服务退役军人,传递尊崇关怀,发挥品牌优势,建国路网格党群服务站联合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开展了退役军人健康关爱活动。为辖区内的退役军人送上了“健康大礼包”——暖心义诊与上门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建国路网格党群服务站“暖心、便捷、实用”的服务宗旨。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为退役军人提供血压检测、常见病问诊、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耐心解答各类健康咨询,并免费发放药品,现场气氛温馨融洽,老兵们对这份“家门口”的便捷医疗服务赞不绝口。针对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社区工作人员与医护人员组成“上门服务小队”,开展上门检查,让老兵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把温暖送到老兵心坎上。 此次活动,不仅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医疗便利,更传递了社会对军人职业的尊崇和对退役军人的深情关爱。活动有效延伸了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触角,真正将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了老兵身边,乃至“床前”。下一步,建国路网格党群服务站将以“荣军驿站”为依托,持续整合社会资源,常态化开展健康讲座、快捷就医等服务,打造有温度的退役军人服务阵地。 (责任编辑:刘锐) 初审:曲秀明 复审:于立红 终审:王海娇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近日,新华街道金华社区以“光影映初心 红色铸党魂”为主题,开展七一红色观影活动。 本次精心挑选的红色影片《红星照耀中国》以震撼的视听效果,将大家带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影片中,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牺牲精神、顽强的斗争意志,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大家踊跃发言,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畅谈观影体会,现场气氛热烈。老党员们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和奋斗历程,激励年轻一代砥砺前行;年轻党员也表达了对党的感恩之情,以及共建和谐美好社区的决心。 此次观影活动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沉浸式党课,通过红色光影,社区党员群众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与伟大,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未来,金华社区将继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活动,引导党员群众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为社区发展添砖加瓦,为党旗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祝莹妍) 初审:李佳思 复审:白琼 终审:于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