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政办明电〔2021〕8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办局、直属企事业单位,驻梅有关单位:
《梅河口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22日
梅河口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吉林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和2021年全省降水趋势预测,特制定本方案。
一、2021年全市地质灾害灾情预测
梅河口市地质灾害点分布广泛,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2021年全市汛期平均降水量预计达到420—470mm,比常年的425mm略多。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盛夏我市将有区域性暴雨,受此影响,地质灾害易发区可能发生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重点预防地区
我市共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7处,其中:泥石流3处,地面塌陷2处,崩塌2处。根据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发育特征,结合2021年全市降水趋势预报,地质灾害重点预防地区如下:
(一)重点预防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中和镇二八石村、红梅镇联盟村塌陷区;牛心顶镇王家村、小杨乡庆福村、吉乐乡四马沟村泥石流;湾龙镇双安村、进化镇减水水库崩塌。
(二)重点预防的乡镇。
红梅镇、中和镇、吉乐乡、小杨乡、湾龙镇、进化镇、牛心顶镇。重点预防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三)重点预防的公路沿线。
国省道G202、G504及县级公路沿线两侧,公路沿线由于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稳定边坡较多,局部地段极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
(四)重点预防的煤矿采空区。
梅河煤矿、红梅煤矿、营胜煤矿这些煤矿主要表现为地下采空区,易引发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五)重点排查其他区域。
全市矿山企业、矿山尾矿坝,靠近山体及公路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学校、医院、集市等人群集中区。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明确责任,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领导。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市交通局负责国省干线公路和县道公路用地范围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市气象局负责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市水利局做好山洪灾害的防治,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应工作,各矿山企业对其造成的地质灾害负责防治。各乡镇(街)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或完善本辖区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并做好相关应急队伍和抢险物资准备,发生险(灾)情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疏散群众,开展调查和防治,并及时上报。
(二)进一步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各乡镇(街)和有关部门要全力做好相关工作的落实。一要把防灾责任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二要坚持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组织人员及时为受威胁群众发放“两卡”;三要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不断扩大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四要加强对群测群防工作的监督指导,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和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市政府成立梅河口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中心,设在市自然资源局。
(三)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防范能力。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和不可预测性,各乡镇(街)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地质灾害防治防范能力。因地制宜地组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基本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和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街)和村,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村、组干部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提高临灾自救和互救能力。
(五)切实加强监管,有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防范能力。各乡镇(街)要开展农村居民房屋选址安全评估工作;各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三同时”制度,杜绝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
(六)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各乡镇(街)要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市自然资源、气象、水利、交通、住建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威胁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矿山等设施或企业安全的地质灾害,由其主管部门或受危及单位负责监测预防并进行治理,市自然资源局要予以协助并负责监督检查,并加强与市气象、水利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对气象部门预报有强降雨的地区,要开展险情巡查、预警预报等工作,市应急管理局要提高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
四、相关要求
各乡镇(街)和各相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政府督查办牵头组织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推进情况、各项制度落实情况、抢险物资准备情况、预报预警情况和年度防治方案、隐患点应急预案建立等方面工作进行巡回检查,检查结果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责任编辑: